李先生说,一个月过去了,蜱虫咬的伤口仍又硬又痒
宝鸡市民李先生在一次公园遛弯后就一直痛苦不已。6月初的一天,李先生在渭河公园被一只蜱虫咬伤了,伤口至今还是又痛又痒。“已经一个月了,你说这伤口咋还不见好?”对此,李先生真是又气又急。据悉,遭遇像李先生这种情况的市民还不在少数。
市民:公园遛弯时遭虫叮咬
三天后浑身长满红疹子
6月2日下午,家住金陵新村的李先生吃完晚饭后照例前往离家不远的渭河公园遛弯。夏日的渭河边水草丰茂微风徐徐,公园里乘凉嬉戏的游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突然,正坐在路边石凳上休息的李先生感到小腿处一阵刺痛,低头一看,只见一只玉米粒大小的青灰色圆形蜱虫正趴在自己的小腿上,李先生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随意地用手将虫子从腿上弄掉后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我喜欢户外运动,平时被蚊子叮咬后基本不用涂抹药膏就自行好了。”一向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很有信心的李先生这次却有些措手不及。当天被蜱虫叮咬后没多久,李先生就感到被咬过的伤口隐隐约约一阵刺痛,叮咬过的地方又红又硬,伤口周围痒痒的。三天后,李先生浑身长满了米粒大小的红色疹子,又痛又痒并伴有发热症状,李先生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
如今一个月时间过去了,蜱虫咬过的伤口已经结痂但依旧又硬又痒。据李先生讲,近日他的朋友在渭河公园也遭遇了类似情况,为此李先生建议,渭河公园可否来一场杀虫行动。
专家:遇虫咬别“一巴掌拍死”
伤口处可涂抹肥皂、清凉油
在渭河公园上演一场灭虫大行动,操作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夏日如何在户外预防昆虫叮咬,被虫子叮咬后又该怎样正确处理呢?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何雪雁告诉华商报记者,蜱虫一般在4月到10月间活动频繁,人体颈部、耳后、腋窝、头部或大腿内侧等部位是蜱虫最“青睐”的部位。若遇到蜱虫叮咬,一定要用酒精反复刺激或者用香烟的火去烫蜱虫身体,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否则蜱虫就会“舍生取义”把口器遗留在皮肤里,从而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病痛。
市民外出遛狗时,要特别注意以防宠物狗被蜱虫叮咬,并将蜱虫带回家中。另外,经常在野外作业的工人、垂钓爱好者和喜欢露营的市民不能大意,进入野外或草木茂盛的地方,最好穿小腿裤或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注意头、颈部的保护,最好戴帽子、扎围巾。
此外,何雪雁医师还特意强调,进入夏季,宝鸡市除了蜱虫之外,隐翅虫、螨虫、跳蚤、蚊子等昆虫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遇见虫子叮咬时,市民要注意千万不要将其“一巴掌拍死”,否则害虫的毒液将留在皮肤上,使感染面积扩大。被虫子叮咬后,可以在伤口周围涂抹肥皂、清凉油等驱虫物品,随后相应吃一点抗过敏或解毒的药物即可。若情况严重,则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实习记者 张媛 文/图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张超)7月7日上午,全省高速公路民警缉查布控技战术培训会在宝鸡举行。华商报记者获悉,从2015年3月缉查布控系统在宝鸡正式启动运行至今,该系统成功预警拦截各种交通违法行为6721起,筑...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