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华商报记者将市委常委会2016年上半年工作报告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让读者可以快速地读懂报告,了解市委常委会带领全市人民,加快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文化旅游
大水川、关山草原建成开园
宝鸡启动建设总投资179亿元、年度投资46亿元的23个文化旅游项目。大水川灵宝峡景区、关山草原整体改造项目建成开园,有效改变了宝鸡旅游“东热西凉”局面。百里休闲产业带雏形初现。“一河两岸”夜间经济长廊正在形成,成为拉动消费的新亮点。
上半年,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9.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8.1%;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3.57亿元,增长8.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30.2%,为“十二五”以来最高。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24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2.5%。
城市建设
地下管廊等263个项目动工
年度投资224.84亿元的城市双修、地下管廊等263个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动工。宝烟十字立交、植物园、联盟路渭河大桥等5座桥梁完成方案论证、可研批复等前期手续。高新三期及千渭片区供水、供暖、供气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五拆”工作全面启动,对老旧小区逐步进行改造提升,长青路、红旗路等5个片区128个先行试点的老旧小区完成投资8000万元。
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2万人,创业就业培训1.31万人次。全民参保登记人数占宝鸡市户籍人口87.7%。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
教育创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高考每万人口二本上线率蝉联全省第一。巩固提升医改“宝鸡模式”,分级诊疗加快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稳妥实施,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治污降霾
上半年市区114个蓝天
完成大唐热电、宝二电火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市区9个集贸市场“煤改气”改造完成,1万户沿街小火炉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14天,位居关中地区前列。
新建、扩建和提标改造沿渭污水处理厂10个,渭河两岸15公里排污管网完成施工,市区生活污水即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综合治理17条沿渭支流。宝鸡建成全国首批、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党风廉政
党政纪处分587人
市委领导带队督查“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33人。持续正风肃纪,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41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729件,结案605件,党政纪处分587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挽回经济损失190.29万元。
重点项目
完成投资334.8亿元
到6月底,35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4.8亿元,超过正常进度4.6个百分点,217个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90.32%。吉利汽车20万辆整车生产线投产,宝麟铁路通车运营,国金中心主体完工,高端装备石油产业园二期、阳平铁路物流中心等项目进度加快,3D打印材料创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华商报记者 张超
新闻推荐
为了防范涉税风险,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实名办税...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