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规矩惹人烦
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夹菜只许夹面前的,不许过“河”;不能用筷子敲碗盘;喝汤不能吸溜,吃饭不能吧嗒嘴……这些本是常识性规矩,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压根不会遵守。我们不妨看一组事例:
搞破坏型:拿着口红四处“涂鸦”;捧着香水满屋子乱喷;翻箱倒柜,满屋乱窜……每逢聚会,小宝(化名)一刻也闲不住。这不,手脚刚停下,他又扯着嗓子跟三五个孩子比高音,“啊……啊……”声此起彼伏,扰得其他人只好捂耳皱眉。这些“事迹”,让刚刚三岁的小宝成了亲朋好友中有名的“熊孩子”。
不懂礼貌型:咚咚……咚咚……登门拜访,嘟嘟(化名)不是敲门,而是砸门。门开了,他跟谁也不打招呼,径直便走向电视遥控器,将其据为己有,让所有人陪着他看动画片。这时,如果有人想从他手里拿遥控器,那就必须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交换,否则他便使出杀手锏——哭。
自私自利型:饭菜刚上桌,大人还未落座,圆圆 (化名 )已经将满桌子的菜全部搅了一遍。她这一搅,原本漂亮的摆盘,瞬间歪七扭八,汤汤水水也撒的满桌都是。正式开吃,圆圆将自己喜欢的菜全部揽到跟前,一边吃一边玩,还不许其他人动筷子。偶尔,自己夹不到的菜,她便站上桌子,吓得所有人停下筷子护着她,生怕摔着、磕着……
不尊老爱幼、不愿与人分享……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看似五花八门,实则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孩子不懂规矩。
仪式教育渐行渐远
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但随着成长的步伐,有的孩子成了大家口中的“别人家孩子”,而有的孩子则惹人烦。可见,原因不在孩子,而在教育。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耽误孩子学规矩。家住联盟花园小区的张先生对此颇有感触。他以吃饭为例解释说,他跟妻子工作忙,女儿平时大多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孙女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平时吃饭,第一碗饭必定是她的,餐桌上好吃的,也统统归她。久而久之,张先生的女儿便成了餐桌上的“小霸王”。
春节越来越简化,孩子缺少学习良机。高新一小校长刘武宏以春节走亲戚为例解释说,过去,走亲戚是春节里的重头戏,每年从正月初二起,一直要到正月底。走亲戚的顺序、着装等也有一套完整的规矩。对于孩子来说,走亲戚的过程也是学习了解习俗、规矩的过程。如今,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走亲戚的时间少了,一些老规矩也被大大简化。这使得孩子了解学习习俗、规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节日味淡了,一些规矩少了。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校长崔婷以年夜饭为例解释说,小小的一桌年夜饭却大有讲究。从寓意来说,一桌年夜饭包含了团圆、喜庆、祝愿三层含义。从形式来说,年夜饭上讲究长辈先入席,先动筷子;碰杯的时候,晚辈要比长辈的杯子低一点等。这些寓意和形式看似简单,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尊老爱幼等规矩。如今,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有的玩手机、有的看电视,没有了过去的热闹劲,而且年夜饭也不再讲究入席、碰杯等规矩了,孩子们自然也不会了解这些。
春节是学规矩的良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俗和各种礼仪,具有教育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借春节,教孩子学规矩呢?
学规矩要从娃娃抓起。宝鸡市不少学校的做法值得学习、点赞。放假前,渭滨区广园路幼儿园的老师们给孩子们教了许多简单的拜年礼仪、新年祝福语,新年主题歌曲、童谣等;高新一小则将春节期间的礼仪规矩写成锦囊,提前送给了所有学生;陈仓区陈仓初中以春节为主题给学生们布置了特色寒假作业……这些方式看似简单,实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学习特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传统民俗,学习春节礼仪。
增加春节仪式感。长辈不入坐,晚辈不得动筷子;碰杯的时候,晚辈的杯子要比长辈低……提起这些老规矩,不少人认为这是“穷讲究”,已经过时了,不适应现在人的生活。宝鸡幼儿园教师邢彩娥却建议家长坚持老规矩,给孩子的新年增加一些仪式感。她说,老规矩印刻着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精髓秘密,家长不妨将已经简化或者舍弃的“穷讲究”找回来,以身作则,让孩子们在仪式教育中,学习老规矩。
深掘文化内涵,也是引导孩子学规矩的好方式。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校长崔婷说,仪式只是点燃孩子智慧的导火索,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财富。那么,该如何挖掘文化内涵呢?首先,家长不妨放下手机、麻将牌,给孩子们讲一讲新年习俗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不仅懂年俗,更懂传统文化。其次,宝鸡市不少地方发起了春节特色活动,家长不妨带着孩子亲身参与其中,通过特色活动让孩子了解更多民间故事、传统民俗、各种礼仪,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规矩。此外,家长不妨跟孩子们一起动手,通过剪纸、扎花灯等,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趣味和内涵。
新闻推荐
古往今来,在国人心里,春节包含了太多的心愿,添岁、增寿,辞旧迎新、家人团聚……过了腊八节,农人会扔下手头的农活开始置备年货,城里人期盼早些放假回老家与父母团圆,异乡漂泊的游子筹算着归家的时间。不...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