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客观原因,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缓慢、应对挑战能力不足等主观原因,教育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在日前召开的 2018年宝鸡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宝鸡教育人不讲成绩,而是通过望、闻、问、切“把脉”宝鸡教育对症下药。
病症一教育发展不够均衡
优质教育总量欠缺,“乡村弱”“城镇挤”问题客观存在。农村学生大量向城区流动,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屡禁不止。
药方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今年,宝鸡市将出台《宝鸡市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教育建设项目 126个,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
药方二:普及优质教育资源。今年,宝鸡市教育部门将通过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陕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等创建工作,普及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
药方三:倾斜支持乡村教师发展。在骨干培训、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同时,开设贫困县乡村教师专项培训活动,扩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范围,持续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此外,落实好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指导县区细化完善分档奖补、考核发放、公示公开等制度,为农村中小学打造一支留得住、作风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
病症二职业教育困难较多
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资源分散,实训设施更新缓慢,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精品专业偏少,品牌特
色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药方一:实施“ 1256工程”。所谓1256工程,即建成 1个市级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 2所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5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组建 6大专业性职教集团。
药方二:整合统筹资源。近年来,宝鸡市教育部门采取联合办学、撤并转型等措施,将 22所中职学校整合为 18所。同时,组建 6大专业性职教集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药方三: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近年来,宝鸡市积极适应全市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专业设置改革,引导中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宝鸡汽车制造、钛及钛合金、能源化工等产业发展需求,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并鼓励每校重点建设 1至 2个特色优势专业,对口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病症三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结构性缺编问题相当突出,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师欠缺,幼儿园教师缺编严重,农村优秀教师占比较低。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教育科研层次不高,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药方一:突出师德师风建设。修订完善《宝鸡市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令》。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实施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药方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施师训创新工程,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启动实施校(园)长队伍培养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新任校(园)长持证上岗制度。
药方三:加强骨干体系建设。加大师资补充力度,通过公开招考、特岗计划等形式,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不足问题。推进“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建立市级“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病症四
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较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依然存在,教育教学改革缺乏活力,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
药方一: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市教育局将持续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整治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改进教学方式,并通过弹性作业、分层作业等形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市教育局还将通过严格控制补课、加大校外培训管控等方式,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
药方二:针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宝鸡市将制订《宝鸡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通过办园行为规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课程实施游戏化、资源建设信息化等方式,提升办园水平,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药方三: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缺乏活力的问题,宝鸡市教育部门将实施教育“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支持学校开展市域外校际间合作与交流,提高校(园)长、教师赴发达地区、境外参加研修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加强教育教学对外交流,提升宝鸡教育开放度。
药方四:针对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宝鸡市将依托教育云平台,做好与省级资源平台、学校应用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宝鸡市将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优质课件、视频征集力度,充实市级教育资源库。
新闻推荐
宝鸡之宝登上 《中国国家地理》修复后的龙纹四角簠、凤鸟纹球腹簋首次公开亮相
本报讯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今年3月刊发专栏作家郑骁锋的《中国青铜器王国露出冰山一角——宝鸡石鼓山商周墓揭秘》以及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杨曙明的点评文章,...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