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赵渭滨后人回川祭奠 滕县保卫战80周年
3月26日,成都百花潭公园外,不少市民站在赵渭滨烈士墓前,献花缅怀这位著名川军抗日将领。
80年前,中国抗战史上悲壮战役之一的滕县保卫战打响。时任川军41军122师参谋长的赵渭滨,与师长王铭章一同率部坚守滕县,均壮烈牺牲。他们用生命,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赵渭滨位列其中。与这个荣誉相比,他的一封绝笔家书更令人关注。
“爷爷的思想至今影响了我们一家。”赵渭滨孙女赵令蓉说,在这1700多字的家书里,赵渭滨认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一家都从事在航空领域,为国家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努力。”
缅怀英烈 川军后人回蓉祭英雄
“这么多人记得他,我们很欣慰。”26日上午9点,成都百花潭公园外的赵渭滨之墓前,留有不少市民献花祭奠的痕迹,这让从北京专程赶回成都的赵渭滨孙女赵令蓉感慨:“爷爷在这里不孤独。”
“虽然只是个衣冠冢,但我们每年都会来祭奠。”这一次,同行的还有近10位川军后人以及热心志愿者。默哀、献花、鞠躬……今年是滕县保卫战80周年,同时也是川军将领赵渭滨牺牲的第80个年头。
“我出生时,爷爷已经不在。”赵令蓉说,6岁左右他便随父亲离开成都,前往北京生活,“但这么多年里,爷爷的抗日事迹对一家人的影响都很大。”
“他是我心里真正的英雄。”长大后,赵令蓉和哥哥不断寻找有关赵渭滨的故事,“他其实是葬在滕县当地,前几天我们已经去过一趟,今天是专程赶到成都,在故土再次祭奠。”
绝笔家书 激励后人投身航空事业
“爷爷的这封家书,对家族的影响特别大。”赵令蓉说,赵渭滨自小爱读书,曾受四川著名学者李培甫等先生教育,他在少年时便埋下“以身许国”的宏愿,“所以抗战全面爆发,他毅然请缨出川抗日。”
赵令蓉介绍,这封绝笔家书写在滕县保卫战前。1700多字的长信既阐述了他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也袒露了无畏抗战的决心。此外,赵渭滨十分关心儿子赵世诚,是否拿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
“爷爷深知国家在航空方面的弱势。”赵令蓉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爷爷鼓励后人从事国家航空事业,“家人没令他失望。”
“父亲赵世诚1993年去世。”赵令蓉说,他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不仅如此,我和我哥也在北京从事航空领域方面的工作。我们没有辜负爷爷的遗愿,他希望我们为民族复兴努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力
新闻推荐
宝鸡发展大会4月2日将举行,宝鸡多警种联动 投入2100余名警力加强巡逻和道路保畅
华商报讯(记者张超)4月2日至4日,以“新时代、新梦想、新宝鸡”为主题的宝鸡发展大会将举办,宝鸡敞开怀抱,邀请国内外宝鸡籍或在宝鸡工作过的成功人士、专家学者赴宝鸡参加大会,共谋宝鸡发展。3月23日下...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