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甘于平凡、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他们是守门员、是普查员、是采购员——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王桂茹就是众多社区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
王桂茹是宝鸡市金台区电苑社区的一名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 从1月26日至今,她和她的同事们一直没有休息过,她说很累,但还要咬牙坚持,疫情不退,她们就不能退。曾当过兵的王桂茹,至今保留着部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
大年初一晚,王桂茹一家正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她和丈夫几乎同时接到各自单位通知——取消休假。
1月26日上班后,王桂茹和同事们就开始像停不下来的陀螺一样每天忙碌着。王桂茹主要包抓锦苑小区及周边沿街门店,该小区有11栋楼500多户,疫情发生后,她白天和小区物业协作在小区门口对进出居民进行测温、登记,并负责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购买,晚上和物业工作人员逐户敲门登记是否有外来人员,以及住户们近期是否去过疫区或接触过疫区回来的人。
“整个小区的情况我们都要及时掌握上报,那段时间爬楼爬得腿软,太累了。”王桂茹回忆说,在1月16日到2月8日这半个月时间里,早上7点到岗,晚上10点多下班,整个人每天都紧绷着弦,回家后很想好好睡一觉,可还焦虑得睡不着,每天躺到床上后,脑子里就不停地回想一天的工作,生怕哪里有疏漏。
2月中旬,企业逐渐开始复工复产,王桂茹和同事们除了负责所包抓小区防疫相关工作外,还要和同事到辖区复工复产企业及沿街营业店面告知对方要做好日常消杀、员工的体温检测等事宜。疫情发生后,王桂茹几乎一日有两餐都吃方便面,一吃就是一个月。
“太想吃我妈妈做的油泼面了,有一天中午她回家,说给我做一顿,面还没和呢,就被一个电话叫走了。”王桂茹的儿子可可说,自从爸爸妈妈1月26日上班后,他经常吃方便面,以前觉得方便面很美味,现在一提名就想吐。可可说,爸爸比妈妈还忙,妈妈起码每天晚上还能回家,爸爸有时候忙完太迟就睡办公室了。“他俩经常不能一起回家,我们从正月初二开始就一家没一起吃过饭。”可可委屈地说。
这次疫情,让王桂茹最感动的是儿子懂事了。“有一天,他不想让我吃方便面,便自己在家烤了些馍片,还带了家里之前买的加热火锅,骑自行车给我送到单位,当时很感动,感觉儿子一下子就长大了。”王桂茹讲,儿子可可是一个怕黑的孩子,天黑后家里没大人他就害怕,同时也担心妈妈晚上一人回家害怕,在天黑前她要是不能下班回家,儿子就会来单位等她下班。有一次晚上10点左右,她和儿子一起回到家,刚准备休息就接到一个紧急会议,那时路上没有公交,出租车也很难打到,她不得不和儿子骑了40分钟自行车赶回单位,开完会已经快到凌晨。可可说:“妈妈,干脆别回了,你明天早上7点又要到岗,来回折腾太累了。”看到妈妈太累,可可曾盼妈妈发烧,这样就可以休息一下,这时王桂茹就会给儿子说,疫情期间,有很多人和爸爸妈妈一样坚守一线,大家都很辛苦,只要我们都坚持住了,病毒一定就会被消灭。她答应儿子,只要有时间一定给他做最喜欢吃的油泼面,到时候一家人一起吃。
王桂茹出生在军人世家,父母、哥哥都是军人,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她对军人充满了崇拜。1997年,她如愿参军入伍并在湖南某部队服役4年。服役期间,她参加了1998年抗洪,4年的兵役生活,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已经深深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我身边的军人,包括我父母他们那种牺牲自我、乐于奉献、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觉得我责任心强与从小受他们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王桂茹说,她会继续坚守岗位,疫情不退她不撤,这既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职责。
“先给测量体温,看一下有没有健康证明,没有的话就要居家隔离14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桂茹每天都要接打几十个电话,3月6日,就在我们要准备结束采访的时候,她包抓的小区物业打来电话说有从外地返宝人员时,她一边在电话里给交代对方如何处理,一边拿起包匆匆赶往现场……(宝鸡新闻网记者 宋秉琴)
点击此处进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宝鸡在行动”专题链接
新闻推荐
会议审议了《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十个深化”任务责任清单》《关于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涉黑涉恶等有组织违法犯罪开展专...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