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宝鸡 今日凤县 今日麟游 今日千阳 今日陇县 今日眉县 今日扶风 今日岐山 今日凤翔 今日太白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今日宝鸡 > 正文

小麦是一味药

来源:西安晚报 2020-04-16 04:57   https://www.yybnet.net/

□胡宝林

一粒种,撒在秋天的土地。

一丛叶,青在冬日的寒风里。

一株苗,立在春天的细雨中。

一穗麦,熟在夏天的炎阳下。

一条面,自大老碗里挑起。

一年一年,在秦岭北麓雍峪沟的河边、沟坡、梁顶,一棵棵小麦走着自己的生命历程。我看着一粒粒麦种子经过父母的大手,埋入大地,经过秋霜冬雪春风夏雨,完成向一穗穗粮一条条面的嬗变,并开始新生。

三夏大忙之后,将母亲擀的一碗面端在手里,看见父亲消瘦的面庞,我心中感慨:耕种何其艰辛,时光何其漫长,收成何其不易!做农民苦啊,这苦又不能用文字尽述,个中感受不能为外人道也。

小麦是老家的土地上生长最广的物种,因多而易见,尤显平凡和普通。但古人重它敬它,认为麦生乎土、成乎水、变乎火,为天生灵物。小麦却是流浪至此的异乡人,就像后来从美洲远道而来的玉米一样。据考证,小麦有一万年的历史。周原遗址的碳化小麦证明,小麦自西亚新月地带漂泊到这块土地,已有四千年。四千年来,小麦在这里一遍一遍走过生命的繁衍,喂养一代代人长大衰老直至死去。一代代小麦和一代代人相遇完成生命的轮回。

小麦填饱了故乡人的肚子,也塑造了我们的性格、气质,塑造了一方人的精气神。端详一粒小麦,它的形貌,让我想起故乡人的脸型;它的颜色,让我想起故乡人的红中带黄的脸色;它的皮肉,让我想起家乡汉子的血肉之躯。甚至,麦穗上的芒刺,让我想起故乡农民性格中的锋芒。故乡的农民越来越活成一棵小麦。

一年年种小麦,一天天吃麦面,几十年后,突然听说:小麦是一味药。

是的,是一本偶然翻开的老书——唐朝的《本草拾遗》中说的:“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是一样庄稼,小麦是一种粮食,小麦还是一味药!这是医者的眼所观。四千年来,我们祖祖辈辈吃了四千年的小麦药。

从医者的角度一看,小麦确实是药,而且是一味大药、普药、灵药,几千年来,我们无不受其恩惠。

小麦疗饥。饥饿的人,还有心思干什么。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历史多少悲剧因此而起。饥饿所引发的人生苦痛、家庭悲剧、社会动荡屡见不鲜。我们这些人要好一些。但爷爷经历过饥饿的时代,患食道癌去世。父母多年过恓惶日子,为怎样吃饱肚子受作难。地分到户后,虽然辛苦,却再不为吃饱肚子发愁了。想起几千年来农民所经历的饥荒、灾害和没有温饱与尊严的生活,小麦就是中国进口的神苗仙草,是疗亿万黎民之饥的大补之药,是中国人中华文明几千年繁衍的根脉所在。

小麦疗疾。除了厚肠胃、强气力,医书上说,小麦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脾,和五脏,调经络,除烦止渴,利小便。益脾,和五脏,调经络,止渴,利小便,是小麦治身病。小麦还可治心病,能养心,能除烦,这我相信。一料小麦历经几百天阳光风雨的磨砺才能长成,人只有一天天耐烦服侍,才能获得收成。小麦是西西弗的石头,是佛手中的念珠。经由小麦,上天启示人们,该怎样活人。种小麦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养心的过程。在种小麦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常变之道。不变的是土地,变化的是四季和气候。变化的是丰歉,不变的是播种和努力,希望、信心和坚守。变化的是命运,不变的是脚踏实地。

在小麦身上,我们感悟生死。耶稣在预言自己的死时,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籽粒来。”在一年年中,我们看到小麦的生死轮回,在一轮轮的一籽万籽的衍播中,看到生生世世。在一年年种植小麦的修行中,我们身上的懒,心中的妄、躁、烦诸病,医而痊愈。我们的身体更健壮,精神更健旺。现在,粮食那么不值钱,家乡的老人们还是不愿让土地撂荒,年年耕地种小麦。那是因为,种小麦,不光是为一碗饭,那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身心合一的修行,不光为了身安,更为了心安,也有一种活人的尊严在。

近些年,大棚粮蔬压缩了时光,穿越季节上市,给人们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一种经由漫长的自然的阳光雨露积累的香味和内在的品质却失去了。多少年,粮食和蔬菜在人们亲切的目光中慢慢生长,人们用汗水浇灌它们,它们又与人最后融为一体。现在,它们在化肥和农药的催促下,披着“现代化”的披风,撒腿奔跑,向着钱而去。人们吃着,怕着,得说不来的病,感叹它们跑得太快,遗失了古老的灵魂。

其实,古人也“急”过。祖先最早种的是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季成熟收获,但春小麦没有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口感,品质差。到了春秋时代开始种冬小麦,秋季播种,越冬后第二年夏初成熟收获。《广群芳谱》言,小麦“生青熟黄,秋种夏熟”,才“具四时中和之气,兼寒热温凉之性”,从而“继绝续乏,为利甚普”。小麦需要更漫长的时光厚植内涵完成自己。

生活在一日千里的工业时代、商业时代、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抽空把目光投向大地田野,投向麦田,向一棵麦子学习成长,秉承传统种麦人的从容心态、坚守之道,秉持一种定力、从容和坚韧,耐烦,耐苦,敬天顺时。这是千年不悖的大道。

我们需要重新端详并认识小麦——

小麦是一味药。

作者单位:

宝鸡日报社

新闻推荐

西凤酒制曲大楼封顶

本报宝鸡讯(记者王宝存)4月15日上午,陕西西凤酒3万吨制曲技改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西凤酒制曲技改项目由中建安装华西...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小麦是一味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