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一:幼儿园玩传球游戏,洋洋不小心把小朋友推倒在地。洋洋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上前就大声斥责洋洋,并命令他把皮球还回去。洋洋妈妈想不到的是,洋洋不仅没有听从她的命令,反而跟小朋友打起了架。
事例二:“我先看到的,应该我玩。”“秋千是大家的,都能玩。”……贝贝和慧慧为了自己能玩秋千,吵了起来。这时一旁的贝贝妈妈说:“既然你们都想玩,那猜拳来决定顺序好吗?”两个孩子一致同意,一场风波及时化解。
在幼儿园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这些事情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环境越和谐,孩子越少有攻击性。这个有趣现象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启示呢?我认为答案有二。
首先,家长不妨给幼儿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经常争执、吵闹甚至打架,目睹这些的幼儿便会模仿着父母的行为,用言语谩骂、侮辱别人,用打、踢、咬、推搡等动作攻击他人。如果父母和谐相处,孩子也会跟别人友好相处。为此,我建议家长调整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还应引导幼儿准确表达内心需求并提升沟通技巧,以避免攻击别人或者受别人攻击。
再者,教师要公平对待幼儿,并及时化解幼儿间的矛盾。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启蒙者,在对待幼儿时,一定要公平对待,不可厚此薄彼,以防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同时,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后,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并引导幼儿相互道歉、相互理解,及时化解幼儿间的矛盾。此外,教师要携手家长,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意图,学会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与态度,从而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进而避免攻击性行为。(宝鸡日报)
新闻推荐
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的通告根据陕西省《关于加强陕西省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