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近年来,宝鸡市立足解决居民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通过丰富社区民主协商形式,广泛开展居民自治,摸清群众需求,打造社区特色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精心谋篇布局、狠抓工作落实,以点带面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呈现出设施优良、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群众满意、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注重统筹城乡,规范基层自治
大力弘扬倡导崇德向善的新风尚
坚持把自治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石,积极引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建和谐幸福家园。在城市,围绕精细化,打造组团服务。探索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新方法,出台《关于在城镇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意见》,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全面建成“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五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落实网格指导员247名、网格长458名、网格员2082名、居民小组长3159名、楼栋长6594名。围绕民生事项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社会治安防控等7类事项开展组团式服务,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对群众诉求、矛盾纠纷进行“格内”处理。与综治、公安、城管网格的有效对接,通过回路管理,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服务”,形成 “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在农村,以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为着力点,出台《探索建立农村社区治理体系相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将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系建设之中,扎实开展评选优秀村规民约活动,全市1158个村均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力开展村史馆建设,通过“忆历史、讲传统、展未来、谋发展”,传承乡村历史、记录典型事件、展现人物风采、浓缩记忆、记住艰辛、提升乡村“文化自觉”的功能。既扶智,更要扶志,突出育人作用,深度挖掘时代楷模、乡贤名人、成功人士等先进典型,激发村民勤劳致富、自立自强的信心和意志,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用活用好资源
树立社区用心服务群众的新形象
服务是社区永恒的灵魂,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宝鸡市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着力打造“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聚焦健身难、看病难、如厕难、停车难等“急难愁”问题,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社区集中,全市沿街门店、机关事业单位、商场、宾馆等单位的卫生间和281所中小学校的操场及体育设施全部免费对居民开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3个、文化中心(站)202个。在居民聚集小区投放100辆智慧便民果蔬直通车,实现“从菜园子直接到菜篮子”,价优物美,使社区居民群众在家附近就能够买到新鲜菜、放心菜、安全菜,实现群众文化、医疗、助老、缴费、服务“五不出社区”。二是推进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在县区、镇街、社区三个层面分别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工室,实行项目化运作,备案登记社区社会组织1093个,856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社会工作师职称,近五万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社区搭建戏台子、社会组织组建戏班子、专业社工担当台柱子、社区志愿者补位子的“四社联动”机制全面形成。三是推进互联网+社区服务。实现省、市、县、社区四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建成手机APP、QQ群、微信群等为一体的智能化服务平台和30个“e美生活—智慧社区便民服务体验店”,宝鸡市高新区建设了微社区“党建云、服务云、志愿云”三大云平台,并在居民小区设置便民服务“云柜”,广大上班族将要办理事务的资料放入自己居住小区内的云柜就可以离开上班,社区工作人员从云柜取走资料进行办理,办理完毕后放入云柜,并以短信通知居民,居民下班后回到居住小区即可从云柜中取走自己所需资料,办事不受时间限制,实现线上对接、线下服务,社区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强化工作保障,注重典型引领
全面激发社区健康发展的新活力
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保障,着力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过硬队伍、挖掘宣传典型。一是打造优质社区服务平台。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30%的面积用于“两委会”办公,70%的面积用于居民活动和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在社区突出“家”元素,减少社区行政化色彩,吸引群众在社区开展活动,汇聚人气。按照“一区域一主题一特色”的原则,规范社区室内外设置,居务公开清楚明了,政策宣传详实准确,一步一景观、一室一主题。二是打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每年分级分批组织社区干部培训,扎实开展 “走出去、提质量、创一流”活动,先后组织全市社区书记、主任赴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进行全员培训。实行“一帮一”,常态化开展县域内、跨区域社区干部参观交流学习活动,全力支持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继续教育,考取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全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3%。三是打造响亮社区服务品牌。根据社区服务人群性质的不同,如少数民族社区、老旧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区、保障房小区、移民安置点小区等,摸清居民需求,合理设计服务内容。坚持“一社一品”,指导社区打造自己的特色亮点服务品牌,每个社区都有拿的出手的服务团队(志愿者队伍)和成熟的项目方案,通过储备一批、挖掘一批、宣传一批优质社区服务项目,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社区服务理念和水平取得较大提升。(陕西党建网)
新闻推荐
开学季 校长说 | 宝鸡文理学院校长郭霄鹏:争当新时代的弄潮儿 当好新时代的追梦人 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宝鸡文理学院校长郭霄鹏寄语新生乘风破浪开学季,青春起航再出发。9月23日上午,宝鸡文理学院举行2020级学生开学典礼暨军训...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