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宝鸡 今日凤县 今日麟游 今日千阳 今日陇县 今日眉县 今日扶风 今日岐山 今日凤翔 今日太白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今日宝鸡 > 正文

莫让“吃货”变“吃祸”

“吃货”一词近年来颇为流行,不少年轻人都喜欢这个“人设”,经常自称是个“吃货”。有人网上“种草”不远千里打卡网红餐厅,新店门口排队几个小时乐此不疲;有人买到网红食品第一时间拍照发朋友圈,品完美食洋洋洒洒写下千字测评……有人重“质”有人重“量”,有人解“馋”有人解“饿”,追求美食的过程,几乎涵盖全马斯洛所说的五个需求层次。

与此同时,却有一些不和谐现象悄悄蔓延:跟风购买的食物难以下咽,大胃王吃播的“假吃真吐”表演,噱头十足的“世界纪录”大蛋糕,自助餐厅的“浅尝”一口随便丢弃……以浪费食物为代价换来的“吃货”标签,早晚会变成“吃祸”。提防“祸从口出”,不妨先细品“盘中餐”的滋味。

在食物里品一品“尊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箪食、一杯羹,都不是简单的静态存在,而是人类在文明早期对多种作物的“驯服”过程,是当今农业专家花费毕生心血实现粮食增产的辛苦历程。每一种食物都有着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印记和存在意义,人类并非可以站在食物链顶端藐视一切。古时庄子的“齐物”思想,就表达了人与物平等共存的智慧。

对很多人来说,在楼下便利店、街边商店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食物,但对有些人来说,食物却是稀有资源。尊重每一餐,便是尊重种植粮食的农民、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以及缺乏粮食的人们。尊重食物便是感恩付出、重视劳动、敬畏生命。

在食物里品一品“生活”。饮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擅长写食物的汪曾祺先生可算实实在在的“吃货”,他笔下的故乡食物和各地美味,让人读起来舌尖生涎:老北京的豆汁儿,高邮的鸭蛋,夏天的一盘拌萝卜丝,冬天的一袋糖炒栗子,没有一样是所谓的“大餐”“盛宴”,却能让我们在家常便饭里体会到人间至味。

酸甜苦辣、柴米油盐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味道,展现出一个城市、一方百姓的思想状态、生活情趣。一个人饱食“玉盘珍馐”“山珍海味”,并非是见过世面的表现,能在粗茶淡饭里体味烟火气息,在箪食瓢饮中不改人生之乐,才是真正懂得生活。

“吃”不仅是满足味蕾的一种方式,更是反映出对食物、对生活的态度。真正的“吃货”不仅喜欢吃,还要懂得吃,懂得尊重食物,体味生活之乐。(北京青年报)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这些常识,376万宝鸡人都应该掌握

新闻推荐

宝鸡:智能保电过暖冬

电力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了运检智能化、两票无纸化、报表自动化,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运维人员的远程遥...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莫让“吃货”变“吃祸”)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