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宝鸡 今日凤县 今日麟游 今日千阳 今日陇县 今日眉县 今日扶风 今日岐山 今日凤翔 今日太白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今日宝鸡 > 正文

最美清姜河

来源:陕西工人报 2021-04-06 06:45   https://www.yybnet.net/

清姜河,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诞生地,也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河流中游建有自来水厂,也被称为宝鸡人民的“母亲河”。

说起清姜河,又名姜水,是中华始祖炎帝的诞生地和生活地,位于宝鸡市渭滨区。清姜河源头在秦岭之巅,被秦岭一分为二,流向南麓唤嘉陵江,流向北麓为清姜河。传说中上古时代的炎帝神农氏氏族先民即生长繁衍于此地。清姜河数千年奔腾不息,孕育着炎帝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种稼穑,口尝百草,创制药医,奉献先民让世世代代后裔崇敬歌颂,久久向往。

秦岭山脉树木生长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云雾缭绕的山头犹如仙境一般,使人在此流连忘返。从宝鸡市渭滨区至嘉陵江源头共有十八道弯,在经过每一道弯道时可以看到关于炎帝的雕像,这些雕像讲述了炎帝在姜河流域教世人耕作、尝百草等故事。

清姜河左岸的著名古战场大散关,是西周开国元勋散宜生的封地“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距今已有3 0 0 0 多年历史。古大散关从广义上讲,是从贺兰山至长江作为中国古代西路防线,由于历史关址遗址的不同,遗址的直线距离远远长于长城。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噤喉”,历代乃兵家必争之地。古大散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以亦堪称真正的“天下第一关”。

这里是深山中的河谷地带,为川、陕交通之孔道,扼秦岭咽喉,形势险要,是历代兵家所争之地。《水经注》所肯定的散关在清姜河成东北流向的地段。《渭水注》载:“渭水又与杆水合,水出周道谷,北经武都道县故城西,王莽更名曰善治也。县有怒特祠……其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杆水即散谷水,亦即今之清姜河。此水上游在观音堂一段为东西流向。下游益门镇以下为南北流向。只有中游(观音堂至益门镇)是东北流向。《水经注》记杆水,“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知此时的散关在散谷水的中游,较汉散关向西南有所迁移。

散关设于西汉,废弃于明末。先后有四个地点:汉关在益门镇附近;南北朝时移于清姜河成东北流向的方位;唐关又南移至观音堂西二里处;南宋时金人另设二里散关与唐关相对峙。此二里散关后来成为元、明时代的散关,亦即现今的散关遗址。历史上的这四个散关,其地点虽有不同,但都在清姜河畔的南北交通孔道中,其防守作用则是相同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清姜河对于这一片土地的馈赠。

两岸的高楼和柳树相辉映,再加上河堤的鲜花绿草,清姜河就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如今的清姜河,那脉清清的河水和沿江两岸的风光更胜往昔。站在岸边由南向北眺望,晶莹碧绿的河水缓缓而来,悠悠而去,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玉带把市中心区环绕成一个半岛,形成了独特的“水绕城,城依水”的美丽风景。

现在的清姜河环境宜人、景色优美,每天晚上,很多附近的居民都会来这里散步、游玩。最美的家乡河清姜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是宝鸡的文化源头也是注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要保护她爱护她。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讲好家乡故事,传播家乡声音。

新闻推荐

祭扫在心不在形宝鸡鲜花祭祀显文明

时值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2日,记者在宝鸡市常羊山公墓看到,前来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市民络绎不绝,香烛...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最美清姜河)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