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新智 通讯员 王发明
为破解当前农村“谁来种粮、如何种好粮”的困境,近年来岐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出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土地流转新模式,即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全程代耕代种,到收获季节,农民即可“坐享其成”。目前,岐山县已有联盟、运丰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这项业务,农民入股土地达2000余亩。
“我们这里户均才一亩多地,村里青壮年劳力都进城务工了,在家种田的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大家觉得种粮没搞头,很多人不愿意种粮了,还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的李大爷说,“现在好了,种子、肥料、农药都不用我买,播种、收割也不用管,这些全由合作社搞定。如果自己种,除过农资、劳力等成本,一年种田只有25%的利润。现在参加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不用出力,就可以轻轻松松净收50%的利润,太划算了!”
这种农民容易接受的“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土地流转新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资金、农资、农机具、生产技术入股,采取统一品种、农资、机耕、机种、收割、病虫害防治的方式全程代理农户种植,待收获时节,双方按入股田块实际产出小麦或玉米量,各按50%分红。如果小麦和玉米亩产不到500公斤,则由合作社按250公斤/亩的保底价兑付给农户。
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后,大中型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农机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土地产出得以提升,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合作社盈利的“多赢”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武盾通讯员赵智宝)今年以来,岐山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把开展“双百”活动作为稳增长、促发展重要举措,从县级机关选派18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扑下身子真心为180家企业解难题,全县形成全力支持扶...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