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选择职业教育 成就精彩人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宝鸡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走出新路子

来源:华商报 2015-05-12 18:25   https://www.yybnet.net/

给农村新增劳动力传授果树栽培技术

聚焦宝鸡职业教育发展

陕西省职教兴农示范校”——岐山县职教中心校长王文杰说:“职业教育要为‘三农\’服务,培养现代职业农民,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成年的农民要养家糊口、要挣钱吃饭,让他们离土离乡,接受教育和培训不符合实际。现实迫使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以新的理念、新的措施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比如: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根据农时季节安排教学,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宝鸡职业院校为“三农”服务,谋自身发展,走出了新路子。

岐山:培训致富带头人、经纪人 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岐山县职教中心着力于培养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培训,累计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

学校在岐山县雍川镇对农户进行手工挂面技术培训与推广,该镇手工挂面作坊由当初的50多户增加到200多户,形成了品牌。在凤鸣镇北郭村进行烹饪技术和民俗接待培训,使传统面食臊子面、臊子肉的质量大为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显著增强。此外,学校还在岐山县青化、蒲村等镇培训辣椒产销经纪人和奶牛买卖经纪人,对当地农户的辣椒、苹果销售,奶牛养殖发展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眉县:把教学点办到村上 将猕猴桃、大樱桃卖出国门

眉县职教中心依托全县123个村级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把教学点办到了村上。形成了统一规划,优势互补,融职业教育、农民培训、项目引进、科技示范与推广、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为农服务网络。

学校与农业技术管理部门联合,开发了《猕猴桃及栽培技术》、《农业实用技术汇编》、《做一代新型农民》等一系列实用教材。构建覆盖全县的信息服务网络,指导、培训农民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毕业生齐峰创办的“齐峰果业”,在网上开办了自己的网店,介绍眉县特色农产品,形成了热卖。通过培训,眉县农民已开网店19家,产品信息283条。通过网络渠道,眉县特产猕猴桃、大樱桃等已经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

陈仓:改革涉农专业办学模式 促进农民增收

陈仓区职教中心与陈仓区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合作,助建“陕西省绿丰源现代农业示范园”。该示范园联合学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建成农业专家公寓,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对涉农专业学生和入社农户进行现场培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入社农户每年除流转土地补偿收入,平日在园区上班,每天还能挣到60-90元,实现了农民在自家地头打工挣钱。

此外,该校还把“陕西国人菌业科技产业园”建成学校食用菌专业实训基地,产业园为275户农户以“原料换菌孢”的生产模式,累计向农户提供了562.5万袋菌孢。技术人员和学校师生上门帮助农户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多年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学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职业学校通过把教学班办到专业村、合作社、养殖场、田间地头,送教上门;根据农时季节安排教学,方便学员半农半学;根据市场需要编写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学员想学啥就教啥,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今,农民常常现学现用,见到效益后更是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如今宝鸡一座座示范园拔地而起,有技术、善经营的农民更加有了用武之地,能把学到的科技知识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华商报记者 张超 

新闻推荐

岐山两部非遗资料出版

华商报讯(记者陈文强通讯员杨渊)6月8日,由岐山县挖掘和整理的两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岐山锣鼓》、《岐山曲子》付梓出版。岐山县素有“转鼓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岐山转鼓”、“岐...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选择职业教育 成就精彩人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宝鸡职业教育服务“三农”走出新路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