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岐山新闻 > 正文

“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西安理工大学专场 西安理工追赶超越服务地方共赢发展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3-25 05:01   https://www.yybnet.net/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美丽的西安理工大学校园迎来了归来的游子。3月25日,“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第二站西安理工大学专场隆重举行。数百名曾在这里挥洒青春的校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再次聚首西安。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对西安的感情,母校对西安的感情,形成了“西安+母校+校友”同心圆,吸引校友携带技术、项目、资金和团队参与大西安建设,共享发展成果,为大西安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追赶超越目标贡献力量。

服务地方发展争当排头兵

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立足自身科技和人才资源的实际,提出了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的方针,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人才资源全方位服务地方,为陕西和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当好人才库、科技库、智力库。

西安理工大学是西安市全面落实创新改革试验的试点单位之一。为推动技术转移各项创新改革工作,学校成立技术研究院,负责学校科技成果转移和知识产权运营,理顺了科研管理部门、技术转移机构和资产经营公司的成果转化通道;出台《西安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办法》和《西安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落地国家和地方各项激励政策,明确科技成果处置权,规范处置流程,固化教师科技成果收益权,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许可收益的90%归教师本人;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或创办公司的,成果持有人所占的出资比例或股份要占到学校全部收益的70%-99%。实行专利成果先确权后转化模式,以知识产权混合所有制推进成果转化;探索、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建立高级职称直通车评聘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人员单拨晋升副教授、教授职称评聘指标。

“学校加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组建了科技成果推广网络,培养了一支以校友为主力的专兼职结合的推广转移队伍,并与江苏吴江、扬中市,陕西宝鸡市、岐山县、浙江诸暨等共建技术转移中心5个,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转移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017年全校共承接横向科研项目700项,获得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1.8亿元,共转让、许可知识产权114件,其中发明专利82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件。”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安介绍。

据了解,在学校良好的政策推动下,已经有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的典型事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青年教师团队将持有的“剪切增稠凝胶及制备方法和有剪切增稠效应的防破片织物”、“改性聚硅氧烷/双组份发泡硅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件发明专利作价入股创办公司,协议作价380万元,学校持股15%,发明人持股80%,5%为现金入股的投资人。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该校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首次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稳步增长,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大幅攀升,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数一直位列全国高校前茅,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建设。

协同创新为追赶超越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始终瞄准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以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发为重点,加强与区域重点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陕西省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各自特色与优势,在政府支持下组建了现代装备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学校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陕西省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结合技术及其机电一体化产品原始创新开发”团队长期与陕西省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项。研发的大规格成形砂轮磨齿机的加工精度达到当今世界最高水平(Ⅲ级),研发的蜗杆砂轮磨齿机与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瑞士Reishauer公司产品的工作精度和磨削效率相当,且在加工尺寸和最小模数方面优于该公司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已经替代进口,并销往美国、韩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近三年,公司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该成果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团队与西安理工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针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生长中关键变量的检测与处理、生长工艺与控制方法、整机优化设计与制造等核心技术问题,历经10年研究,成功研制我国首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300mm硅单晶炉并形成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和技术封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非对称CUSP磁场设计与装置、激光液位检测方法与装置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已在相关行业推广使用并出口美国、韩国等企业,新增产值24亿多元,新增利润近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成果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具有适应性强、善于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因势利导,明确提出科技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顶天就是要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立地”就是要融入地方、服务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校科技工作方针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学校科技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校共转化科技成果3196项,其中,在陕西转化的有1950项,占到了61%,学校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推动了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岩土工程所近年来先后与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相关研究,科研成果在西安地铁、兰州地铁和宝兰客专工程中均得到了应用,编入行业、地方4部技术规范,应用成果节约经费4亿多元,为黄土地区的城市地铁建设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电弧炉精炼炉过程控制系统”团队自1999年开始与西安桃园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达到了电弧炉炼钢过程电气运行最佳化,提高了电弧炉生产率、降低能耗、减轻对电网危害。联合开发的产品在广西柳州钢铁股份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钢铁股份公司等多家钢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西安理工大学还积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依托学校建设的陕西城市战略研究院,主要围绕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自成立以来,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先后承担了30多项国家、省市重大研究课题,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用得上”的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

推动军民融合服务国防建设

西安是一个科教大市,也是一个国防工业重镇,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是大西安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装备制造是西安理工大学传统优势科研领域,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高度相关,服务国防工业成为了学校科技工作新的增长点,学校及时启动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军工保密认证委员会组织的现场审查验收,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保密资格,广大教师积极服务军工企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超快光电技术”团队与陕西的有关研究单位合作,解决了对光功率实施超快控制和提高模块光电传感灵敏度的问题;学校先进导航与电磁技术研究所与相关单位开展长期合作,研制的多星座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卫星信号检测系统等多种仪器设备,为武器系统的导航控制性能的半实物仿真试验提供了实时测试及性能评估条件。

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地方科教创新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积极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社会咨询与企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整合了学校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141台套、总价值共计9200余万元的各类大型仪器设备,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面向校内外用户开放,为陕西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支持。

西安理工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建有1200余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实验室,拥有精密仪器、设备十余台套,价值2500余万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培训分析测试人才,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鉴定、失效分析和委托研究等服务。近三年,每年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宝鸡钢管研究院、金堆城钼业公司等单位完成测试机时2000余个。该校工程训练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接西安非凡士机器人有限公司、陕西奥邦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各类科研制造和测试服务任务200余次,培训各高校教师近百人。

支持双创搭建创业新平台

去年以来,双创热潮在大西安如火如荼,作为人才聚集地的西安理工大学积极行动,搭建创业孵化器,为学校师生创业提供各种便利。

依托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高水平大制造技术实践平台,通过打造“创意→创新→创业”全过程完整支撑链条,建立了以在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校内众创空间“西理工/工创汇”,孵化了30余家大学生自主创业公司,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几十所高校推广应用。

依托大学科技园,学校建立了以教师和校友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已被认定为市级“专业孵化器”;加强与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及西安高新区创业研发园的合作与对接,为孵化器的管理及运营融入专业的管理理念。目前,学校正在与浐灞生态区合作建设西理工浐灞创新孵化中心,由浐灞生态区提供位于丝路国际梦工场建设“西理工创新孵化中心”,计划将这里打造成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师生企业孵化平台、校友企业展示平台、双创文化社会服务平台及产教融合平台校政企合作的示范项目及师生企业孵化基地;学校校友企业及核心技术的展示平台;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改革及科研合作的服务平台进行中,今年9月份将正式开业运营。

发挥校友力量实现共赢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起点、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利好消息,吸引着西安理工大学的广大校友纷纷加入投资西安、建设西安的队伍中来。2018年1月28日,西安理工大学校友企业联盟正式成立,开创陕西高校先河。该联盟倡导校-企合作、企-企合作、产业链合作为主要合作形式,并扩大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作为一个集信息、宣传、合作、创业和教育的共享平台,联盟为会员提供合作信息,促成会员之间、会员与学校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并协同整合资源,开展企业投融资、产学研合作服务,同时和学校开展交流沟通、公益助学、毕业生双向培养、创业扶持等合作,真正实现共赢发展。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学校历来重视加强与校友的沟通联络。借‘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的良好契机,西安理工大学的数百名校友携带‘品质西安\’架空线缆落地提升工程项目、西安市灞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项目、西理工产业园建设运营暨智能制造产业链基地项目、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转型升级项目等多个项目回到西安,亲身参与到大西安建设中来。”西安理工大学校长李孝廉说。

今天,“西安+母校+校友”同心圆正在各方努力下,散播着强大吸引力,也召唤着越来越多的游子重回这片热土,共建美丽西安!

记者杨斌鹄实习生高琪舒

新闻推荐

纪念“ 3· 22”世界水日渭水东流

◎杨烨琼小时候,站在渭河北岸的塬边,看着渭水像光亮的丝带在塬下的河谷原野一路蜿蜒东去,常常想去亲近它。终于,有一次,父亲领着我去渭河南岸的县城办事。我们早早地吃了早饭,便一路下塬,向县城...

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岐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西安理工大学专场 西安理工追赶超越服务地方共赢发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