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太白新闻 > 正文

避暑经济 鼓起了太白农民“钱袋子”

来源:陕西日报 2017-08-24 07: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尚海军记者王帅

日前,采摘、装袋……太白县咀头镇梅湾村菜农刘女士正在地里采摘蔬菜,这些蔬菜将运往河南、四川等地。“今年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自采摘上市以来,已经收入2万多元。”刘女士高兴地说。蔬菜是太白县最大的特色优势产业。

把自然禀赋变成增收优势

太白县位于秦岭西部,因境内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县城海拔1543米,为陕西的最高之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无工业污染,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和冬赏瑞雪、夏避酷暑的绝佳之地。

每年夏季,北京、西安等全国各地的客人就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太白县城,该县就会异常火爆。除了外来开发商修建的避暑居住小区外,农家乐也人满为患,就连房子像样点儿的农户家里也住了很多避暑的客人,“避暑经济”成为村民增收新亮点。村里人平时种菜、喂猪养鸡,旺季则卖“土货”、经营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农旅融合让村民转型吃上了“旅游饭”。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县接待游客213.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1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1.31%和71.79%,旅游产业一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

把政府扶持变成发展动力

避暑季游客大量到来,餐桌经济自然也引起了太白县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该县大力引导村民发展高山种植养殖绿色生态农产品,很受城里人欢迎。太白的蔬菜、木耳、蜂蜜、板栗等农产品在本地销售很好。以前,这些土货“养在深闺人未识”,经销商上门收购价格低,搭上“旅游快车”后身价倍增。在脱贫攻坚中,县政府划拨大量资金扶持农户发展产业,促进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种植每亩蔬菜补助200元、最高补助1000元,养殖中华蜂5箱以上的,每箱补助100元、每户最高补助4000元,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每亩补助100元、每户最高补助5000元……咀头镇上白云村贫困户王登魁一次性领到了2700元的补助款,盘算着今年的“钱景”,这个憨厚的乡村汉子脸上堆满了喜悦。

日前天气依然炎热,大城市里的客人不断拥向太白县休闲避暑,淳朴的太白农民正在不断向外销售蔬菜、蜂蜜、核桃……

把田园风光变成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太白县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思路,着重加强“田园乡愁”的保护和塑造,一手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一手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先后建成了四川煜群太白田园蔬菜观光示范园、秦西绿色蔬菜产业园、太白雪岭农业生态示范园等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11个,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蔬菜产销合作社76个,启动了姜眉公路沿线4个镇20个村1389户民居改造工程,打造精品景观节点41个,完成了10个园林式小区和30个庭院绿化美化;建成了乡愁灵丹庙、传奇杜家庄、新月梅湾村、和谐关上街等一个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实现“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人在景中、村在林中、院在花中、如诗如画”的现代田园新景象,推动乡村旅游向全域景区化转变。

如今,“太白山”牌无公害蔬菜和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太白农民“钱袋子”鼓了起来。目前,全县蔬菜种植突破10万亩,年销售各类蔬菜23万吨,产值2.8亿元。

新闻推荐

青峰峡炎炎烈日中的一份清凉

瀑布飞泻下,银珠飞溅起。本报记者袁景智摄本报记者柏桦登秦岭方知其中神妙雄奇,入太白才晓世间逸趣闲情。沁凉的晚风,清新的空气、静谧的山谷、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这一切让位于宝鸡市太白县的青...

太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避暑经济 鼓起了太白农民“钱袋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