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合浦新闻 > 正文

老杨公等你来学唱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5-09 19: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蒋 林

锣鼓声响起,“仙姑”手持花扇,头戴荆钗,坐水潮叹唱“东海歌”。“老杨公”戴着鬼壳面具,身着红道袍,头戴红布帽,做出撑船棹船的动作。“自小生在水潮院,没吃没穿眼望天。上无片瓦地无草,种棵松树枯半边。雨淋风吹过一日,看见月光泪涟涟。”“鲤鱼上水姑跳水,横云塞江为何曾?无少租谷打救你,石箱穿杠隔条江!”“老杨公”与“仙姑”对歌,你来我往,唱腔圆润,唱词诙谐,舞步优美。台上演员演得真切,台下观众看得投入……

4月28日,记者走进合浦,与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老杨公”近距离接触,深切感受这一民间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

“每年我们约演出200场左右,没得歇过”

“‘老杨公\’是合浦农村婚嫁迎娶以及节庆的重头戏,之所以受到村民的欢迎,是因为它既寓意驱邪又娱乐,逢年过节、结婚、生日、入伙等喜庆事,村民们都喜欢请来‘老杨公\’走村串户为大家演唱。每年我们约演出200场左右,没得歇过,每场每人可得150元至200元的演出费。”“老杨公”传承人李日喜对记者说。

今年63岁的李日喜,从小就跟父亲学唱“老杨公”,一唱就是40年。1991年,他擅演的“老杨公”节目应邀参加了“首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文艺演出,将“老杨公”这一民间艺术向世人展示,引起关注。1994年,他将“镶嵌”在曲艺“老杨公”中的“东海歌”和“西海歌”带去参加广西山歌赛,荣获“歌王”称号。

“早期的‘老杨公\’以唱为主,对白不多。随着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和对表现生活风貌而产生的欣赏情趣,‘老杨公\’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如今,唱、白、做、舞相结合,穿插滚打即兴表演,还与观众随意唱答的民间歌谣融为一体。”李日喜娓娓道来。

因为主角“杨公”总是戴着一个假面具,所以“老杨公”也叫鬼面壳戏。鬼面壳一个,木桨一杆,苇席一块(意作方舟),小折扇一把,小手帕一条,男女戏服各一套,唢呐、锣鼓、铜锣、大钹、二胡等各一个,这就是“老杨公”的器具。

“老杨公”是合浦县特有的一个既是曲艺又含歌舞的民间艺术品种,演绎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仙姑蔡九娘原住天堂,因动凡思,触犯天规,被玉帝罚下凡间受苦,降生于洛阳贫寒的蔡家,为穷困所逼,被卖给财主王国清为媳。因受尽地主和家婆百般折磨,难以忍受,欲投海自尽。幸遇南海观音老母化身的老杨公,撑渡搭救。在搭救过程中,老杨公多次出难题,试探其真情,蔡九仙姑的善良人品和悲惨遭遇,博得老杨公的同情,遂渡其过海,逃往南山而解脱困境。

据资料记载,中原古代的“傩舞”是“老杨公”的源头,是直接从中原以“傩舞”形式传入合浦的民间艺术品种,它的歌舞形式活跃于东汉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定型并盛行于明清,后被“耍花楼”取代而式微,渐偏向说唱发展,形成崭新的民间曲艺。“老杨公”以固定的曲牌进行演唱和对唱,整套曲牌都由海歌和小调构成,主体由“东海歌”、“西海歌”、“撑船歌”、“棹船歌”等组成,此外,还有“大堂歌”、“犯仙调”和“西江月”、“判家档”等辅唱曲牌。

“希望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老杨公\’”

“还真没想到‘老杨公\’这么好听好看,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这里住上几天,好好学唱‘老杨公\’。”一位来访城里人感叹道。“老杨公”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合浦县民间曲艺,如今在农村依然受到欢迎。但是,记者观察到,在演唱者和观众中都少见年轻人,中老年观众居多。

“现在年轻人会唱‘老杨公\’吗?”面对提问,李日喜很无奈:“演‘老杨公\’的民间艺人,大多上了年纪或去世,年轻人不学不唱也不看,‘老杨公\’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我们也没有办法。”

锣鼓手花毓分也担忧地说:“我们现在老的一班人已经这么老了,包括唱山歌的,扮演老杨公、仙姑的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还真怕‘老杨公\’会成为绝唱。”仙姑扮演者苏莲熙说:“年轻人没人学,老的再学也没用,如果没人学,就传不下去了。”

为此,北海市采取了一些抢救措施:2006年,北海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保护措施文件;组织人员进行了田野普查,采访民间艺人,进行了DV录像、数码摄像和现场录音工作;2010年,经申报,“老杨公”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人断代,缺乏创新,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是困扰不少“非遗”项目的“顽疾”,要真正抢救“老杨公”这一民间艺术,必须找到“疗治药方”。北海市群众艺术馆群文调研部主任赵军说,当前,北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已向有关单位建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编写一些“老杨公”的新编节目,多举办表演培训班和文艺汇演,从中培养更多“老杨公”的表演和创编人才;组建“老杨公”艺术团,不断壮大传承队伍;组织创编人员深入当地进行采访、收集素材、提炼加工,在创出北海市民间文化品牌的同时,打造北海民间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使“老杨公”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艺术。

民间艺术如果在传承的基础上不加以创新,就必然走向衰亡。近年来,有关部门注重借“老杨公”的曲调创作了一批喜闻乐见的节目。2006年,合浦县文化馆根据“老杨公”的艺术素材,创作了新编歌舞“老杨公”《渡口接亲》,参加“广西‘八桂群星奖\’文艺比赛”获得金奖;同年,由北海粤剧团排演的“老杨公”歌舞《北海盛开文明花》多次参加节庆、广场文艺和文化下乡等演出活动,反响热烈;2007年,合浦县文化馆组织创作排演的新编“老杨公”山歌剧《临时主角》,在“全区‘社区情·和谐颂\’文艺汇演”中获铜奖;2009年,“老杨公”民间歌舞表演《珠还合浦》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市长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艺展演,颇受好评……

“希望有年轻人愿意来学‘老杨公\’,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他们。”李日喜很是期待。

新闻推荐

魅力湿地,见证北海绿色发展路

周承雪黄娴张锦程王彩琴10月31日,北京。在央视新址举行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颁奖晚会上,人们第一个听到的就是“北海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名字。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博士...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杨公等你来学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