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合浦讯(记者彭庆)11月2日,合浦县实验小学的10名学生先后出现呕吐、抽搐等不适症状,疑似食物中毒(本报11月6日A10版曾作报道)。7日,记者从合浦县疾控中心获悉,根据样品检测结果,证实此次事件的致毒物为氟乙酰胺(鼠药)。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将可疑食品封存。
据合浦县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2日上午11时30分许,合浦县实验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在途经校门外的一处烧烤摊时,购买并食用了一根火腿肠。当天下午2时许,该学生出现头昏、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随即送往合浦县人民医院救治。之后,陆续又有在同一烧烤摊食用火腿肠的学生出现相同症状,一并入院诊治。
经过统计,当天共有类似症状学生10名,其中3名学生属于重症患者,后被转至北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经合浦县食药监、卫计、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控制工作。其间,相关专家对每一名中毒学生的相关行为、食物谱、发病经过及表现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流行学特征和病理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初步推断这10名学生为神经毒物所致的食物中毒(可能为鼠药或重金属化合物)。
根据这一判断,合浦县食药监局、公安局立即对相关经营者经营的可疑食品及工具进行了控制和封存。同时,合浦县疾控中心分别采集了上述10名学生的血液、尿液、呕吐物、洗胃液以及涉事摊位的火腿肠、花生油、调味品等9种样本送北海市、自治区相关实验室进行检验检测。
7日,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根据10名中毒学生的血液、尿液等样品,检测出此次食物中毒的毒物为氟乙酰胺(鼠药)。
火腿肠上为何会出现鼠药,是否还有其他涉毒火腿肠流入市场?截至7日晚记者发稿时,有关部门仍在调查中。另据合浦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日下午,中毒的10名学生已经恢复好转,当地未发现新增病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紫娟)11月6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黄忠东率市政协视察组到银海区银滩镇贵兴社区、合浦县水车村视察法治城市创建...
合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