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义华 本报通讯员 吴智谊
“开展集装箱业务的前4年,钦州港的集装箱运量加起来才8万多箱。而去年一年即完成10万个标准箱,今年将是去年的3倍,全年计划完成30万个标准箱,我们近期瞄准的目标是争取早日突破100万箱。”3月22日,北部湾港务集团钦州公司副总经理莫怒胸有成竹地说。
无疑,钦州港的集装箱航运增长量在加速。今年前两个月,钦州港已完成4.27万个标准箱的吞吐量,是全年实现重大突破的良好开端。
从2003年11月开始,钦州港开展了集装箱航运业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区和西南腹地的外向型企业不多,加上配套设备服务不完善和起步晚等原因,钦州港的集装箱航运一度徘徊在低水平经营中。
北部湾的开放开发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众多优惠政策叠加而来,给钦州港集装箱航运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然,机遇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看准机遇,果断作出决策,从把握区域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高度来规划钦州港集装箱航运业务的未来。
去年7月,北部湾港务集团成立了钦州港集装箱公司,从集团内部调集精兵强将,组建了专业的集装箱经营团队。随后,北部湾港务集团又引进中国海洋集装箱运输集团公司,携手将钦州港纳入该集团公司国际国内航运网络,刷新了钦州港的航线版图,并实现了国内南北航线直航首航,完成了北部湾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北方大港的对接,钦州港因此成为国内南北直航的重要节点港。
“我们将依靠这个节点,开通国内所有主要的直通航线,开辟与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直航,进一步扩大港口的辐射面,加速集装箱航运的增量。”莫怒说,节点效应,在业内称为中转。中转业务的开展,可以对来自不同方向的货物进行科学分拣、拼装拼船,从而增大航运量。
这一系列的决策和运作,是钦州港集装箱航运量加速增长的内在要素。
而来自政府层面的呵护,则是钦州港集装箱航运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从2009年7月10日零时起,进出北部湾港的钦州、北海、防城三个港区和东兴、友谊关口岸,凭祥铁路口岸(三港区和三口岸)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减半收取车辆通行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北部湾三港区三口岸对集装箱运输的吸引力。钦州港因陆路出海里程最短,通过该港出海,成为货方首选,集装箱运输增量加速,自在情理之中。
对航运来说,有航线有航班,才能促进运量的增加。去年,钦州市毅然拿出数千万元,对钦州港至香港的班轮进行了补贴,使班轮从原来的每周一班增加到三班。航班的加密,大大缩短了货物留滞港区的时间,赢得了货主的信任。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建设,为钦州港集装箱航运量的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今,来到钦州集装箱国际航运码头,只看到一个个集装箱在高高的龙门吊与货轮之间穿梭,却很少见到人的影子。“这是设备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景象。”钦州港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闻祖毅介绍说,目前保税港区的1#、2#码头已装上了6台岸桥、7台龙门吊和8台场桥,这些都是国内外最先进的集装箱现代化装卸设备,操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装卸。
“待到保税港区3#至8#码头全部完成,钦州港将是广西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并逐步向区域性航运中心迈进。”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常务副主任王乃学自信地说。
目前,南北铁路、南北高速公路、钦州至钦州港一级公路与钦州港完成对接,使钦州港集疏运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海陆联运的格局。钦州正在加紧5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扩能。3至5年内,这些集疏运设施投入使用,钦州将成为广西沿海的交通中心,钦州港与腹地的联系更为快捷,集装箱航运量大幅度增加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家跃本报通讯员汪品霞李占平“我们工商机关要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千载难逢机遇,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大...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