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六戒”狠抓落实——全区“工作落实年”活动系列报道(40)
本报南宁讯 (记者/蒋秋 通讯员/宋潇潇)今年以来,自治区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工作落实年”活动要求,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抓落实,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了更好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治区教育厅积极推动我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今年8月,教育厅领导带队到全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盲点——北海市进行督查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北海市各城区迅速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约,在8月中旬全面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至此,我区实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覆盖,让全区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截至9月8日,我区已有10.96万人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贷款金额6.47亿元,签订贷款合同人数和合同金额在全国排名第四。目前,广西已初步建立起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连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各种资助经费总共达65亿元,惠及近700万名在校学生。
自治区教育厅大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毕业生面向基层的就业引导和宣传,积极实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以开展创业教育和指导为侧重点,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还通过构建人性化的就业帮扶体系,真情帮扶经济和就业有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家庭困难毕业生给予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时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求职的困难家庭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并组织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活动;为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推荐,提供就业便利;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数据库等。截至8月31日,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9.87%,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50年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创建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50年后,这所专科学校以令人惊叹的“桂电速度”实现了跨越发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广西重点建设大学。这是步...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