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记者/曾俊峰)北海市加快加工贸易发展再迎来重要历史机遇,11月16日下午,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暨第三批重点承接地授牌大会在深圳召开,国家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授予北海市等13个地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牌匾。到目前,全国共有44个城市获得牌匾,我区此次获殊荣的还有梧州市。
根据商务部有关政策,获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城市可望得到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贷款,对进入承接地的重点项目将获得优惠贷款条件,并给予10%以内的利率下浮。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叶的北海加工贸易业,经历了两次转型升级,第一次是1984-2000年,加工贸易产品由包装物料、纺织品等低值产品向化工、轻工等工业制成品转变;第二次是2001年至今,加工贸易产品由一般工业制成品向电子信息、机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转变。2003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北海出口加工区,2005年北海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并正式开始加工贸易业务。随着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北海加工贸易发展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商务部颁布《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北海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署,专门成立北海市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领导小组,指导、统筹和协调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同年,北海市被广西商务厅认定为自治区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对北海市建设作了明确定位:“北海组团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山港(龙潭)组团重点建设铁山港大吨位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产业”。规划提高了北海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地位,推动了北海加工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
2008年以来,北海市的加工贸易总量一直名列我区第一,目前已占全区加工贸易总量的40.8%,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占90%。北海市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机电和皮革制品三大特色优势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产业群。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北海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1506亿美元,同比增长277.15%,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56.22%,其中出口3.3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4%;进口1.83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57%。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记者/曾俊峰)2010年12月30日上午,开园一周岁的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四喜临门:北海六禾科技公司贴片生产项目、北海惠盛公司液晶电视项目投产,北海电子产业园生活配套项目、北海景光公司...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