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记者/曾俊峰)“这是家乡人民给我的一份特别荣誉!”12月14日上午,受邀为北海市民生路网(二期)工程首批道路竣工典礼剪彩的亚运会新科百米冠军劳义对记者说。看着当年在北海读书时那些坑洼不平的道路已是处处通途了,他不住地感慨。北海自2009年启动的民生路网建设,已向普通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民心答卷。
北海市民生路网(二期)工程包含昆明路等12条道路,按照城市Ⅰ级标准续建,建设内容包括路面、人行道、雨污水、路灯、绿化和交通设施等配套设施。随着首批竣工道路的通车使用,绿化、亮化工作也随之展开,困扰沿途群众多年的“路不通、路难走、水不通、灯不亮”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道路通了,看到自己多年的期盼变为现实,心里由衷感谢党和政府!”参加通车剪彩的居民代表唐敏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上世纪90年代经济热潮过后,北海市众多城市干道因市政投入有限、资金短缺而停建。有的路面损毁严重,凹凸不平;有的成为断头路;有的排水管道管径偏小,损毁淤塞严重;部分道路没有排水系统,造成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劳义就读过的北海市一职高路段曾是合浦至北海的交通要道,合北公路开通后该路段被废弃,短短几百米道路上,就有20多户违章建筑占道。北海市曾经组织过4次拆迁,均因群众阻挠等原因未能成功,一条顺畅的道路成为“堵心路”。而这样的“堵心路”却不止一条。续建“烂尾路”、打通“断头路”,解决“出行难”,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9年9月,该市启动民心路网工程,去年短短数月就修通了11条道路,赢得市民的交口称赞。今年,民生路网工程又被写入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截至12月14日,年内项目总投资已超过2.35亿元,修通道路12条。负责该项工程建设的北海市城投集团董事长陈敬恩表示,作为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项目,明年还将继续加大力度,计划再修通13条。
新闻推荐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开创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本报南宁讯(记者/乔晓莹)1月24日,全区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自治区“两会”精神,总结回顾我区2010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今年宣传思想文化...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