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随着北海市昆明北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多年来因坑洼难行而被群众形容为“水陆两栖训练场”的“极品”烂路,如今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通衢大道。2009年以来,海城区全力以赴配合做好北海市民生路网一、二期建设23条道路中的21条道路的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让群众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惠。这一条条宽敞通畅的民生路,展示的是“十一五”期间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彰显的是人民日益殷实的生活变化。
“十一五”时期是海城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这五年来,他们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新格局,紧紧围绕“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在提升“北海组团”上积极发挥核心城区作用,在建设宜居北海上敢于担当中心城区角色,在发展旅游商贸、壮大现代产业、扩大开放合作上作出应有贡献,并保持领先地位,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海城,一批批重点企业纷纷落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已成为北海市高新科技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集结地和北部湾沿海城市中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城市功能最为完整、居住环境最为宜人的城区。201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100元。
本报记者 黄耀高 本报通讯员 游君宇 李穗军 胡荣健 郑娟娟/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魏恒)1月21日上午,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郭声琨、陈际瓦、李文潮、沈北海、车荣福、温卡华、石生龙、黄道伟、余远辉、吴恒、...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