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乔晓莹 李湘萍 尹华平 实习生/梁洪权)1月25日,自治区召开2011年全区文化工作会议、全区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全区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全区文明办主任会议、全区外宣办主任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了中央和自治区相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去年工作情况,并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全区文化工作会议指出,全区文化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衔接、颁布与实施工作;二是精心筹备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三是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全区将建设8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四是搞好重大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加快百家博物馆建设,推动广西特色文化型名镇名村建设等;五是加快推进全区市、县(市、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六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实施广西文化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培育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产业圈、桂西桂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圈和西江流域文化产业带“两圈一带”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七是提升广西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加快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建设,办好2011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2011年台湾广西少数民族艺术节;八是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九是积极稳妥推进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全区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强调,我区的广播影视工作要强化新闻立台,推进宣传创新,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切实搞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增强广西广播影视内容产业竞争力;完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广西广电科技水平;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作,争取列入“三网融合”国家第二批试点;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面向东盟为重点,拓展对外宣传领域和渠道;加强和改进管理,保障广播影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能力。
全区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围绕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出版一批重点精品出版物,通过打造桂版出版物品牌,提高我区出版主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步伐,力争2012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中国-东盟(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文化产品(出版物)物流园区,中国-东盟数字出版基地(北部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级“扫黄打非”机构,不断改善全区特别是边境和农村地区“扫黄打非”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正版软件使用率,坚决杜绝使用盗版软件;办好中国与东盟出版合作系列活动、桂台出版文化交流活动。
全区文明办主任会议指出,2011年,我区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重点抓好以“九大和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认真做好第二届广西道德模范评选和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学习宣传工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实现广西“十二五”良好开局和“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区外宣办主任会议要求,今年全区外宣工作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重大活动为平台,以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以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委、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互联网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外宣阵地和外宣“精品工程”建设,为我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为加快“富民强桂”步伐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与会人员参加了24日召开的全区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听取了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的重要讲话和自治区副主席李康的讲话。25日,与会代表还学习讨论了全区宣传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记者/蒋秋通讯员/覃文宇)2月18日、20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自治区政协主席马铁山到防城港、北海两市,就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国门口岸边贸产业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生产发展及重...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