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俊峰
2月17日,元宵节上午,9时38分。
原计划11时45分结束的北海市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工作汇报会,整整提前2小时7分闭幕。
台上,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15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56位部委办局、县区一把手轮番走上发言席,言简意赅地总结去年工作实绩,剖析问题,提出对策。
台下,市内各单位中层干部,特邀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倾听,不时记录;休息间隙相互交流评议。
1天半内,短短不到8小时的会期里,北海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传递着急速跨越的信息。
发展、发展、还是发展
看点:4项全区第一,2项双百亿元产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现场声音:“经过一年的努力,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实现了良好开局。”北海市市长连友农概括出2010年北海发展的态势,其中,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区第一,分别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32亿元,同比增长42.08%;(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26亿元,同比增长50.8%;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72.27%;一般预算收入27.51亿元,同比增长59.73%。
继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后,2010年,该市电子信息产业再跃上180亿元新台阶,一直备受关注的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北海工业园区产值率先突破100亿元,北海出口加工区产值达到73亿元,北海的园区经济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70.5%,在广西园区经济中独领风骚;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产品加工业上,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北海第二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北海跨越发展产业支撑明显增强。
与此同时,2010年,北海举全市之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成功,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首个历史文化名城,大大提升了北海的美誉度,增强了北海跨越发展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支撑,使得北海在此区域内特殊的比较优势得以凸显。
延伸视角: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支撑,文化则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北海市从自身事情入手,对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从历史文化中吸取科学发展的东西,在谋划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也找到自身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比较优势,2010年新思路下的北海,跨越发展掷地有声。
创先争优触发干事创业激情
看点:项目建设使用“四定”法则,选人用人坚持“三个一线”。
现场声音:“北海要实现持续繁荣发展,首先需要有产业支撑,这既是这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启示,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我们从北海实际出发,以强力推进项目为突破口,我提出采取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办法,对每一个项目、每一项任务都按照‘四定\’要求进行分解。”北海市市委书记王小东如是说。
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是北海市三年跨越发展头号重点工程,从征地拆迁、到项目建设,每项工作都纷繁复杂,为确保项目建设,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建设现场,检查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四定”责任,确保项目有力推进,市政府不仅在会议室墙面贴上了《重点项目进展一览表》,将186个项目“四定”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上墙公示,还在副市长办公室墙面上也相应制作了《责任项目进展表》,定期更新。每周五市政府领导还雷打不动主动深入企业调研服务。
干事有责任,选人更科学。去年以来,北海将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去年从“三个一线”获得提拔的干部就达到32名,占同期提拔处级干部的46%。北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中平说,“三个一线”选人用人,不仅激发广大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还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新导向。
延伸视角:重视不够、用心不足、力度不大、作风不实、效能不高等诸多问题往往是我们干事创业“行百里半九十”的主要障碍,北海市大胆启用“四定”法则,给自己扣上“紧箍咒”,咬定目标,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使“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成为了广大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衡量工作的标尺,让干部成长有了源头活水。
改善民生成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看点:民生路网工程等项目如期完成,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复、满意率双双达到100%。
现场声音:“2010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的重点项目——民生路网(二期)工程完成预定任务。”北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洪开门见山。而2010年,类似的惠民工程,还有很多。去年年末,迄今为止北海在教育、医疗事业方面投资最大的惠民公益项目——北海中学异地搬迁和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开工;全市35个五保村建设任务,完工率和入住率达到100%;全市全年资助学生达到3.9万人次,资助金额达到2230万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投入557万元,去年底全部完成了全市35个五保村的建设任务,完工率和入住率均为100%;金融机构、卫生部门、景点园区、电信部门等还专门开设了为老年人服务的绿色通道;提前两年完成全市1万多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建立起233个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延伸视角:北海市在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过程中,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办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实事、好事,难能可贵地将着力点放在百姓身上,这正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显现。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董文锋)2月25日,自治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领导小组暨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南宁召开。记者现场获悉,2010年我区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各项工作均已达到预期目标,2011年将进...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