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义华
钦州港腹地的蓝天碧绿之间,洁白的油罐和交错的管塔组成的巨阵,在黄金海岸崛起一座现代化的石化城。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的早期收获项目——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也是目前我国华南沿海石化带重要的炼化基地。
广西北部湾千帆竞发,新兴的石化城,标志着临海现代大工业“旗舰”已扬帆起航。“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投产以来,对钦州湾临海大产业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十分明显。”钦州市委书记张晓钦说。
央企风范 规模效益
“若不是身临其境,无法想象临海大工业的规模。”这是来过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的人发出的共同感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152亿元,这仅仅是一期工程的资金投入量。无疑,这是广西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企业。
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总经理吴恩来告诉记者,中石化钦州千万吨炼厂项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一次性建设、一次性达设计规模、一次性试产成功的炼油厂。该项目2007年11月破土动工以后,经过33个月的奋战,一个“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炼油厂在钦州湾之滨拔地而起。
600人干好10000人的活,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成功地让设想变成现实。中石油集团像这样规模的老厂,最低需要1万名员工,可该厂目前生产和营销人员只有613人,企业的营运一样实现了高标准。
在经营模式上,钦州炼厂作了成功的探索,将生产专业化与保运、后勤、运输等专业化相配套,即除原料采购和生产环节,销售和保运等经营环节,全部外包给社会的专业公司,改变国企原来“包揽一切”经营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增收节支。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显现了央企的风范。投产8个多月已累计加工原油737万吨,今年上半年月均加工量达到77.5万吨,销售收入263亿元,预计今年全年将加工原油9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实现税费80多亿元,一跃成为我区的纳税大户。
产业龙头 集聚要素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落户钦州,立即成为钦州乃至广西北部湾地区产业发展的一大品牌,极大地加速了产业、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集聚。
犹如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的“孪生”兄弟,中石油原油商业仓储项目也进入钦州布点,规划总库容2000万立方米,投资达200多亿元。其建设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内的一期工程,储量1000万立方米,首批建设42台原油储罐总投资约36.78亿元,库容420万立方米,已于去年8月收储投油成功。
中石油两大项目相继投产,钦州的石化物流快速发展。中石油10万吨的原油专用泊位已投产,从钦州至南宁的成品油管线即将启用;三墩大型石油减载平台和30万吨级航道、泊位正在火热的建设中,钦州将成为华南、西南地区优化石化能源配置的重要节点。在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面积达35.8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已经形成。
产业集聚急剧加速,资金流也在加快向区域内流动。目前钦州石化产业园区已引进及在建的项目共16个,总投资达579.63亿元,单体项目投资额近30亿元,每亩地的投资强度达200万元以上,尚有9家世界500强企业表达了投资意向。
钦州石化办主任沈少红对该园区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他介绍说,钦州石化产业园区是广西发展石化产业的重要支点,明年有望成为全区第一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2020年园区年产值将达2700亿元,并成为我国华南、西南交汇点上重要的临海石油化工基地,以及连通东盟的石油物流交易中心。
优化布局 强力“保供”
石油能源是经济的“血液”,其供应可靠性的大小,直接影响一方经济的增长。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地处西南一隅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经济增长幅度不断加快,对成品油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据2009年的不完全统计,三省区的成品油销售量就达1500万吨,去年以10%的速度在增加。
西南地区的成品油供应渠道,除川渝地区油品由中石油西北炼厂通过兰成渝管道直接提供外,云贵两省以及广西的中石油资源,由该公司东北炼厂通过海运至北部湾港口后方能进入市场。
由于炼化布局的限制,长距离运输的昂贵成本和陆、海运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石油的市场“保供”(保证市场供应)能力,也成为西南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项目,无疑是中石油集团优化布局的重要“棋子”。该项目不仅可以降低该集团成品油进入西南市场的成本、大幅提高其在西南市场的份额,还对西南地区的原料油“保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有关数据表明,中石油千万吨炼厂投产以后,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西以及云贵地区的成品油料供应为重点,在保证市场油料供应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今年春天,外地一些省份成品油供应一度紧张,但广西没有发生“油荒”,市场供应一直十分充足。
市场需要什么油,就炼什么油,服务经济建设,满足市场供应。这是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上上下下的共识。广西对乙醇汽油进行封闭运营,中石油的钦州炼厂就增加了乙醇调和装置,以保证乙醇油料需求区域的品质和数量。该炼厂还着力对高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实现航空煤油的批量生产,从今年6月3日开始,南宁、北海两大区内机场已用上了“广西造”的燃料。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记者/曾俊峰实习生/朱羽)8月23日上午,第24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100天倒计时牌在主办城市北海市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将于今年12月举办的世客会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世界客属...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