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李湘萍 通讯员/罗艳)记者从广西文化厅对外文化交流处获悉,在4月25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外事工作座谈会上,文化部通报表彰了广西文化厅等10家在2011年度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
去年以来,广西配合国家对东盟的交流格局,发挥地缘优势、区位优势,抢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点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广西艺术团赴泰国参加“欢乐春节”演出活动、参加新加坡第26届“春到河畔”活动;广西北海“海丝情缘”艺术团赴马来西亚建交演出、赴斯里兰卡国家艺术剧院落成庆典演出;“魅力广西”艺术团随自治区政府代表团赴文莱访问演出,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第13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族博物馆和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联展、广西博物馆赴越南商谈合作博物馆联盟,广西图书馆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开展业务交流,中越两国连续10年轮流主办中越青年界河对歌联欢活动等。这些项目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贡献。广西成为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主力军。
据介绍,广西能在对外文化工作中闯出新天地,得益于近年的主动作为。一是更新理念,把国家平台和广西地缘优势相结合,利用“央地”合作机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力争取得文化部的支持与倾斜,主动融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大局。二是整合国内国外资源,与越南、新加坡等东盟使馆文化处、当地的一些民间机构保持常态联系,借助使馆文化处掌握对象国文化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配合使馆文化处开展活动,借接待国外代表团来访之机,积极推介广西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和项目。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在对外演出中,根据当地文化需求,在演出内容、节目安排和场地等方面结合广西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特征,精心策划活动形式和内容。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任务,强调广西要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国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为此,广西将继续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更好地发挥广西在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中的作用: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建立文化交流合作培训平台;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构建对话平台。通过“央地”合作共建机制,把“广西文化年”打造成广西对外文化活动第一品牌;利用东盟各国成熟的文化活动平台,赴东盟国家开展“欢乐春节”、“广西文化舟”、“美在广西”等专题活动;推出如“刘三姐”等体现广西文化气派的艺术精品和品牌,赴东盟国家巡演。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苏必庆文/图据自治区旅游局最新统计,2010年,印度尼西亚赴广西旅游人数6.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近200%;2011年印度尼西亚赴广西旅游人数7.7万人次,涨幅约14%。近年来,广西与印尼依托...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