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部区携手 给力科技创新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9-23 18: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 江  本报通讯员 黎 霞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获批建立;柳州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南宁市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广西北部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广西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2008-2011年间,累计获得支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达7亿元以上……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2007年3月12日,科技部与自治区政府首次建立部区会商工作制度,5年来,广西获得了许多来自国家层面的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部区工作会商制度,正在成为广西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有效对接的重要渠道,成为广西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国内创新资源、推动广西自主创新步伐的有效载体。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显著提升,并逐步走向大发展、大跨越的时代。

创新发展拾级而上

铝、铟、锰、汽车、食糖、蚕茧……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广西经济做大做强的重要支撑。然而,关键技术领域中研发能力的不足,经济转型中科技力量的薄弱,让这些产业始终迈不开大步。

部区会商机制的建立,为这些产业实现科技突破打开了一条新路。

会商机制建立后,双方就共同推动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重大工作进行了商议。科技部着重从项目、基地、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广西的指导和支持,自治区党委、政府则把议题作为自治区“一把手”工程,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部区合作向纵深发展。

随着会商工作的推进,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特色优势金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完整产业链,逐步走上以高端产品加工为龙头、独具特色的跨省区大产业链的新型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道路。

食品、汽车、冶金率先成为千亿元产业。2011年,广西汽车产量达142.4万辆,第一款广西本土研发的中级轿车宝骏630正式上市销售;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柳州成为同时拥有上汽、一汽、东风、重汽等国内4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培育出“五菱”、“乘龙”、“霸龙”、“风行”、“景逸”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知名品牌。

糖料蔗、蚕茧、木薯、速丰林、八角、玉桂等广西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北钦防4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区3个百分点左右,进一步呈现龙头带动作用。

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科技工作总体思路,广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11年,广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区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上年增长9.6%。科技产出飞速上升。2011年,广西专利申请总量比上年增长5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5.2%,高于全国水平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5%。目前,全区拥有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36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6家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

借部区会商之力,广西全面铺开与各设区市的厅市会商工作,科技工作在地方政府工作中地位显著提高,各市科技部门统筹协调能力明显增强,基层科技能力得到有效巩固和加强。

会商议题逐个落实

会商制度建立后,科技部与广西先后召开了3次工作会议,确立了9项议题。其中,首次会商达成的主题是“一平台两基地”建设,即共同推动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特色优势金属及新材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基地和北部湾生物质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基地建设。而随后的2008年和2010年进行的两次会商中,双方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亚热带动植物抗冻技术研究、推动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培育和发展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强广西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主题内容进行了商议。

部区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各项议题获得扎实推进,全面落实。

以“一平台两基地”建设为例,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博览会科技专题展成为品牌会展;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国内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之间合作13项,技术交易金额达2.78亿元人民币。科技部支持广西建立了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向东盟国家转移;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的科技合作、经贸往来不断创造新的高度,彰显“桥头堡”效应。

在特色优势金属及新材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基地建设方面,我区建立了广西铟锑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两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柳州铟谷光电(国际)产业孵化器、广西铟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等5个特色产业化基地。

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相继建立,使北部湾生物质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高新区建设方面,2011年,我区4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总收入、总利税、出口创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14.22%、17.25%、52.88%。全区拥有桂林、南宁、柳州3个国家级高新区,拥有的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西部省区前列。

上下合力推进“一把手”工程

在推进部区会商工作中,科技被广西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自治区领导担任“部区合作委员会”广西方领导。会商议题建设成为自治区“一把手”工程。自治区还成立了部区工作会商广西方推进协调小组,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厅、农业厅、商务厅等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加强项目工作的对接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部区会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了配套科技专项经费,各成员单位也根据实际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科技厅与12个设区市政府建立了厅市会商制度,与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区分行等7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框架协议。上下形成了良好的集成联动机制。

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广西创新资源相对匮乏。在推进会商工作中,广西还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北部湾经济区为重点区域,以千亿元产业为重点产业,积极参与泛北部湾区域、泛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地区等国内外区域的科技合作,拓宽了广西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提升了合作的规模、层次、质量和水平,广泛聚集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各类先进技术,从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了自主创新。

此外,广西还注重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联合区内外有关力量开展科技活动。截至目前,我区已建立了26个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了行业内大中小企业之间及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创新合作,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围绕部区会商项目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新闻推荐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本报南宁讯(记者/秦雯)10月30日,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自治区党委礼堂隆重举行,这是我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赶超跨越不等闲2012-10-12 18:56
红树林上白鹭飞2012-10-28 18:54
猜你喜欢:
评论:(部区携手 给力科技创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