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北海 三年跨越 科学转型

来源:广西日报 2012-10-06 18:57   https://www.yybnet.net/

人民日报记者 庞革平

有海的地方,总有波折。

广西北海,北部湾畔,发展如潮,一波三折: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几度崛起;却在上世纪90年代因“房地产泡沫”破裂,陷入沉寂。

有海的地方,更有力量。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暗流汹涌,中国各地深受影响。北海何以恢复安澜?这成为对地方执政者严峻的考验。同年,“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应势而出。

上下同欲者胜。2012年上半年,北海的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有史以来第一次创下广西“四项第一”。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表示,这是北海的巨大飞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三年跨越”做强产业

昔日的一片海滩涂,变成今天前景广阔的深水港区;昔日的一片旱坡地,变成今天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昔日的一片木薯地,变成今天塔罐林立的绿色工厂……

欧发伟,铁山港区兴港镇陂头村村民,是“北海变化”的见证者。据介绍,入列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诚德新材料项目70%的占地在他们村。“原来这些地方就是一片木薯地,今天变成了如此现代的厂区。”

更令村民们高兴的是,不用“别妻离子”地外出打工,“家门口工作,既赚钱又顾家。”

然而,北海走过弯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海因为“房地产热”名噪一时,大潮退去,留下了众多“半拉子”工程、巨额债务和无数的诉讼。到2008年,北海的GDP为276.5亿元,人均GDP为1.76万元,财政收入27亿元,在当年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位居末位。

北海决策者敏锐地发现,过去,北海的繁荣主要寄望于外部力量的带动。当外部力量撤出时,北海便沉寂了下来。

王小东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而产业的发展则是工业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北海,必须补上工业化这一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09年,机遇来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投资和重大产业布局向西部倾斜,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加快实施,北海市选定一批重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2010年初,北海市作出“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战略部署,确定了发展石化产业作为北海快速增强经济实力的突破口,做大做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一批临港产业项目,以这些重大产业为依托,经过“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实现与2008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达到600亿元,财政收入翻两番达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撑起了北海产业发展的一片天空。

“北海机会”带来成效

自北海“新政”以来,众多企业前来投资。

在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诚德新材料项目和中电北海产业园等三大支柱产业的示范效应下,3年多来,知名企业接踵而来,其中包括中国电子旗下的长城计算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厂商台湾冠捷科技集团等。

这是“北海机会”的感召。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海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160亿元、142亿元、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业90%,合计贡献税收17.2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38.22%。

从经济先行指标中,众多企业嗅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下逆势而上的可能,纷纷加大投资。

目前,中石化北海炼化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的二期工程正在推进;投资188亿元的广西管道燃气(LNG)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诚德新材料二期已经建成,已启动三期投资70亿元的120万吨冷轧板项目。

从结构上说,北海的三次产业比例从2008年的25.5∶34.9∶39.6调整为目前的18.8∶46.6∶34.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6%。北海的经济结构已由昔日的“葫芦型”变身“榄核型”,正快速由农业向工业转化。

保护环境力促转型

中石化北海炼化厂区,生产技术部科长陈彧带记者到含盐污水池旁,指着污水池里窜动的小金鱼说:“这是我们养的。”

陈彧解释说,公司对污水排放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后90%以上回收作为补充水循环使用。

据北海炼化新闻中心负责人刘志乾介绍,“企业仅环保投入就达5.6亿元,接近生产装置区建设投资额的10%。”在北海参观许多公司的厂区后,记者发现,绿草如茵俨然成了“标配”——这是北海在跨越中寻求转型的最好说明。

在推进三年跨越发展过程中,北海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据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96%,空气质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赢得了“氧吧城市”的美名。

“我们坚持项目用地与投资强度、产业强度、辐射强度相挂钩,对引进的每个项目在用地指标、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方面提高准入标准。”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沈平说。

北海市工信委主任黄忠东说,北海产业的后劲很足,连续3年多共计1800多亿元的投资积聚的效能正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北海市长周家斌说,这个曾跻身全国开放前沿的城市,将真正担负起沿海开放城市引领和带动发展的重任,为把广西沿海发展成为新的一极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民日报》2012年10月5日1版)

新闻推荐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奋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宏伟目标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罗侠董文锋)11月9日,出席党的十八大的广西代表团,结合广西实际继续对胡锦涛同志的报告进行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十八大报告集中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新闻:
赶超跨越不等闲2012-10-12 18:56
猜你喜欢:
评论:(北海 三年跨越 科学转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