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邱宜钢)记者从7月26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了解到,当前我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稳增长强后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必须打好、打赢的一场“硬仗”,抓住薄弱环节,切实发展产业,是今后我区稳增长强后劲的主战场。
据悉,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稳增长既是我区当务之急,更是长期任务,必须把稳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保持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广西速度”,把“做大蛋糕”与“做优蛋糕”作为同等重要任务一并推进,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上半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全区财政收入虽然半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但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说明我区财政收入的产业基础不牢固、增长不可持续。产业兴则经济稳。我区已作出决定,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来振兴产业,在巩固特色优势农业的基础上,把工业作为振兴产业的龙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企业做大做强,做深产品加工,提高科技水平;一手抓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给我区稳增长强后劲带来了严峻挑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调结构作为当前稳增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途径,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50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0项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和158项投资亿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实施工业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优化资源型产业,深入研究解决电解铝、制糖等资源型产业发展难题,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汽车、电工电器、智能制造装备、修造船等为重点,组织实施自治区15个重点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等领域节能技术装备升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工程,重点推进轨道交通铝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光伏等一批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北海、南宁、桂林等3个电子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要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对重点企业、亏损企业“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加快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融资推介会、银企专场对接会等方式,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要把握机遇,用好、用足国家决定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相关政策,推动我区经济增速尽快回升。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兴产业稳增长强后劲要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沿海沿江地区加快速度、率先发展,以牵引和推动全区协调发展;着力把旅游、会展、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培植成为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落实好结构性减税、促进消费、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培育新的消费业态,充分挖掘结构调整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北京电(记者/曾俊峰)8月3、4日,由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北海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国内首部大型海洋题材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在中国艺术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此次演出也是国...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