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 ——北海市创新机制活办教育观察

来源:广西日报 2014-01-21 17: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 琦  本报通讯员 周仕敏

对于办学理念,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成为历代教育家对于教育原则的一个重要认识:一潭水要保持清洁,就必须补充活水,否则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也就别指望什么“竞争力”了。

地处北部湾开发的最前沿,北海市“面朝大海”办教育,自然不能“风平浪静”。近年来,该市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激起浪花朵朵,取得累累硕果:

全市教育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亿元,新建扩建10多所学校,一改10年间没有新建一所学校的状况,缓解了困扰城区20多年的“大班额”现象;引进100名高层次教育人才,结束了北海恢复地级市30年以来中小学没有批量引进硕士研究生的历史;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开办了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北师大北海附中已开工建设;第一所公办本科高等院校桂林电子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落户北海……

新校舍:“大班额”难题迎刃而解

以前人太多,坐不下,不好教……2013年秋季学期,北海市实验学校校长王晓玲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再为“大班额”问题纠结了。去年,占地1.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投入使用,可容纳26个班,每个班级班额平均48人,与往年新生平均班额64人相比,大幅下降。

2013年,北海市直初中学校共招新生4821人,比2012年增加565人,但初一年级平均班额比上一年减少6人。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北海市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创新思路,制定“努力把北海建成广西教育强市”的目标,确定“让每一所学校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折不扣抓落实。

解决困扰中小学20多年的“大班额”问题首当其冲。为此,该市加大教育设施投入,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学校,扩大了学位供给,使班额明显下降。

仅2013年,全市安排资金近5亿元用于教育项目建设,新建18所中小学、幼儿园,北师大北海附中、北海十中等项目在不断加快推进。投资3.79亿元的北海中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后,原校址仍保留义务教育用途,这一举措增加了3000多个学位,缓解了老城区初中大班额问题。该辖区2013年秋季入学的新生班额小学平均班额下降约15%,北海一中下降约23%。

北海市教育局局长叶宗沛告诉记者,今后两三年,还要新建和大规模改扩建一批学校,总数达到36所,为全市学龄儿童少年提供足够的学位。目前,北海通过扩容增量、挖潜增班,不断扩大学位供给,城区义务教育学段班额明显下降,绝大部分市直中小学秋季新生班额全部控制在50人以内,成为我区缓解“大班额”难题见效最快的地区之一。

新老师:打造“名师”育“高徒”

“刘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我们很喜欢听!”北海一中学生张睿说。小张说的刘老师,是毕业于华东师大的硕士研究生刘晓光,是北海新引进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2013年,北海市市直学校使用162个空编,在全国公开招聘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在编教师、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截至目前,已经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00名,结束了北海中小学没有批量引进高学历、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历史。北海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陈鸿立感言:“研究生到一线教学,为北海的教育带来了新气象。”

新教师的加入和本土教师深造并驾齐驱,使得北海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学历层次迅速提高。目前全市公办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95.8%、79.5%、21.7%、7.3%。

与此同时,该市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启动了基础教育名校长、名师培养培训工程,依托广西师大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名校长50名,遴选50名基础教育名师到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实施“园丁成长计划”,以“教师成长工程”为载体,突出抓好“双培育、双建设”、“结对共学”等专题活动,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工作。近年来,共培训校长、教师逾10万人次。

通过教学常规管理、重点学科建设、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督导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测,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实施水平逐步攀升。2013年来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优秀个人荣誉称号的教师达753人次。

此外,北海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转变教育评价方式,把学校的基础建设、标准化达标、教学能力建设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防止和克服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衡量办学质量的倾向。

新理念:“零距离”共享优质资源

“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北海市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教育部门的努力方向。

该市通过积极引进北京市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并连续15年选派干部到该区跟班学习,为开展合作奠定了强有力的优质师资基础,使全市基础教育共享优质资源变成了现实。

与北京西城区教委合作举办的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开办两年来取得可喜成绩;2012年8月,与北京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项目已开工建设,有望今年9月建成招生。

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的专家学者先后66人次深入北海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期间还成功举办了“对话管理,圆梦教育”北海教育活动周、“上海-北海教育接力论坛”等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传、帮、带,北京和北海教育合作发展的视野更为开阔,规模更大,起点更加高端,合作办学硕果累累:2013年,北京八中北海分校学生取得了全国中小学无线电发明制作大赛两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学校也获得优秀组织奖,被确定为广西首家全国“少年电子技师”认定单位,北海市少年电子技师活动走在广西前列。

优质特色高中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第一所公办二本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秋季落户北海并招生开学,实现了北海人民20多年来期盼建一所公办本科大学的愿望。

当前,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本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据了解,全市共有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2.61万人。此外,该市还建立健全多元化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3年来,全市共资助学生超过26万人次,资助金额达1.9亿元。

新闻推荐

北海要担当起“先行者”重任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欧乾恒)“北海应该要担当起重任。”全国人大代表、北海市市长周家斌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海拥有多重优势,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应要当仁...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问渠哪得清如许 ——北海市创新机制活办教育观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