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段子,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了,甚至有关注“国民性”的老师将其制成选择题放入初中政治试卷——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有专家分析,这是人们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盲目从众心理所致。要克服这种盲目从众心理就要:①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②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③增强抵制外部不良诱惑的能力。④增强团结意识。
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标准答案为前三项。这样的试题联系实际、引人深思,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盲目从众的“中国式过马路”固然可能闯红灯,构成交通安全隐患。而在我们北海市,另一种与“盲目从众”无关的闯红灯,构成的交通安全隐患似乎更严重,且看案例:“1月9日,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1月7日一名男子骑助力车通过北海大道云南路口时闯红灯,被横向通行的一辆白色小轿车当场撞成重伤,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身亡。”(见《北海日报》1月10日二版《一男子骑助力车闯红灯被撞 经抢救无效身亡》)
文中这名男子并没有“随波逐流”、“盲目从众”,而是自主决定驾车闯红灯。文章介绍:“据小轿车司机王某回忆,当时她通过路口时发现这辆助力车的速度很快,随即向右侧躲避,但仍旧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事实果真如文中白色小轿车司机王女士所言,驾助力车的出事男子是飞快地闯红灯,快得那么干脆利落、快得那么毫不犹豫、快得那么视死如归,这名男子无论如何是不能归入“中国式过马路”之列的。
于是,我们就得为类似的闯红灯行为找到一个恰当的新名称。因为他们很“勇猛”,驱车过马路的方式很“野性”,笔者暂时将其取名为“独狼式过马路”。如果将来有哪位高人想出更好的名称,笔者甘愿马上“见贤思齐”。
对该文所报道的个案,笔者不想过多置喙,免得惹上“媒体审判”的嫌疑。我只是对市区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屡屡闯红灯的现象深有感触,读到了这么一个案例遂有感而发。因为笔者在驾车经过红绿灯路口时,不止一次遭遇闯红灯的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在自己的车头前呼啸而过,在急刹车的同时吓出一身冷汗,心脏就像受惊的青蛙似乎要从气急的口中跳出来……幸好笔者是超过十年“驾龄”的老司机,所驾车辆则是性能甚佳的新轿车,如此“强强联合”才使速度勉强得到控制,逃过一劫,避免了车祸发生。
新年伊始发生在北海大道云南路口这起车祸,在笔者看来,死者固然很不幸,而驾驶白色小轿车的王女士则是更加不幸。报道介绍,“白色小轿车的直行绿灯已经开始闪烁,而助力车行驶的直行方向是红灯。”尽管关于面对闪烁的绿灯时,机动车该如何行驶有多种多样说法,但板上钉钉的是,机动车面对绿灯闪烁时过马路在法律意义上并不算违法闯红灯,只要驾驶行为不违法,那就属于正常驾驶。驾车正常行驶却遭遇别人闯红灯而造成“要命”的车祸,任谁都不能否认这是天大的不幸。
在此,我要告诫那几个闯红灯考验笔者车技和车辆性能的“独狼”,以往的遭遇有惊无险,算是大家都幸运了!所以,以往的“过节”可以一笔勾销了!只是,随着人逐渐老化而反应迟钝,车逐渐老化而性能衰减,客观上很难保证笔者还是否能经受得起如此高强度的考验,主观上当然更难以承受“独狼”们如此大动作的骚扰了……唯有祈求勇猛的“独狼”们良心有所发现——大发慈悲、高抬贵手,放老夫一马。
新闻推荐
王小东等领导共同推动操作杆启动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火电工程建设。本报记者李君光 摄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火电工程项...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