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经济学中,“微笑曲线”分成左(技术、研发)、中(组装、制造)、右(服务、品牌)三段,中段为获利低位,整个曲线看起来像个微笑符号。在经济发展新态势中,如何勾画北海产业发展的“微笑曲线”,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既是城市决策者谋划的重点,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提升北海传统制造业竞争力
在去年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张全坤提交了《关于发挥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作用 不断提升北海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认为,北海拥有一批传统制造业,如月饼、豆制品、牛角雕、贝雕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上述传统制造业部分产品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行业竞争已由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竞争变为产业链竞争,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增强整合能力,提升北海传统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势在必行。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相关政策。从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着力培植重点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创新技术和技术改造,重点扶持产品前景好、税收贡献大、就业带动强的优势企业;市政府加大财政担保融资,搭建银企合作桥梁,推进金融机构与本地骨干企业的沟通和衔接。
落实优惠政策 拓宽融资平台
在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市政协委员也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去年,市政协委员张鹏飞提交了《关于加快北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指出:近年来,北海市以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及产业集群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成熟的核心创业园区等原因,北海的高科技企业在数量及规模上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创办科技园区,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尽快形成一批科技创新要素聚集、知识技术密集、自助创新能力强、设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平台和载体。
市工信委作为提案主办单位,会同市科技局、财政局、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为加快北海市高新技术尽责尽力。北海市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和优惠政策,逐年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园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市财政扶持园区、园区扶持企业”的发展模式,激励优质企业在北海市“落地生根”。
多措并举促进石化下游产业发展
壮大优势产业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市政协委员献计出力的着力点。
市农工党去年提交了《关于促进北海石化下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就如何促进北海石化下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提案认为,开发石化下游产业,能就地消化本地石化上游产品,延伸产业链,创造产值、税收及劳动力就业岗位。目前北海石化下游产业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规划不完善、产业集聚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和生态保护压力增大等问题。市农工党调研组为此先后赴广东惠州和甘肃兰州学习考察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促进北海市石化下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委员的建议得到了提案承办单位的重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
中石化二期扩能步伐正在加快,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报市政府审批,园区路网、水电、排污、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项资金对石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的专题招商工作相继开展。同时加快人才引进,多渠道引进产业发展紧缺的人才;注重生态保护,着力建设石化工业生态园区。
新闻推荐
...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