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莉)记者从市纪委获悉,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执纪监督,严厉惩治腐败,狠抓自身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和自治区纪委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人民群众对北海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度、查处度、信心度四项纳入排名的指标中,北海有3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分别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7.6%、30.8%、11.7%、8.0%,继续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成立北海市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改革工作要点,按照自治区纪委部署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全系统开展“落实两个责任,不断深化三转”专题研讨,避免出现“形转神不转”、“穿新鞋走老路”问题。在全区较早完成市纪委内设机构优化调整任务。全面清理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212个精简到14个,确保聚焦主业,集中精力做好监督执纪问责。
打出正风肃纪“组合拳”,推进作风建设新常态。紧盯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和明确“令行禁止、严于律己、反对四风”等“廉洁过节”专项活动。重申“十三个严禁”纪律要求。建立检查组长“人才库”,采取“点穴式”明察暗访。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治理机关“六顽疾”、“三公经费”、吃“空饷”、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违规多占住房、“会所中的歪风”、酗酒、赌博、基层干部“走读”等专项整治,及时发现纠正了一些违纪违规问题。清理违规发放津补贴项目46个,责令清退违规金额661.87万元;责令清退多占住房451套;问责通报基层“走读”干部7人。开展公车治理“回头看”,约谈县区和相关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8次52人,处理存在违规情况的公车89辆。清理“吃空饷”人员33人,涉及金额305万元。
以零容忍态度查办案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去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620件,同比上升35%;初核案件线索317件,同比上升39.04%;立案197件,同比上升20.1%,涉及县处级干部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95人,同比上升22.64%;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4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同时对22名轻微违纪党员干部进行了适当处理,为105名党员干部澄清了是非。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突出抓好自办案件。重点查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办行政执法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苍蝇式”腐败案件。(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曾沛贤正在贝壳上精心雕刻。女娲补天。齐白石印谱。生肖龙。织梦...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