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海市区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服务主力军,始终坚持“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的理念,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做好本土化普惠金融工作。截至2014年末,市区农信社辖内共设32个营业网点,设立助农取款点296个,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农民“取款难”问题。
打通金融服务
“最后一公里”
一是为切实减轻农户负担,切实履行社会职责,推出桂盛卡ATM取款全球免费、手机银行交易免费、网银行内转账、跨行快汇免费、柜面卡折区内通存通兑免费等六重优惠,磁条卡换IC卡费用全免,持“珠城惠工卡”除六重优惠外还可享受北海市总工会“惠工定点单位”提供的优惠折扣。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和金融服务基础建设。巩固物理网点、布设自助设备,形成以网点为支撑、以自助设备为辅助、以电子银行为延伸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积极布设各类自助机具,加大新一代支付结算机具“桂盛通”的布设力度,实现金融服务与农民、居民“零距离”,极大方便了客户办理转账业务,解决农户、居民及游客现金结算难题。三是提供标准规范化服务。强力推行“神秘人暗访”,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辖文明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达标,提升客户满意度。
把支付安全送下乡
农村偏远地区一直是金融诈骗案件的多发区,农民对银行卡等现代金融工具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弱,为提高客户金融知识水平,保护广大农户的资金安全,北海市区农信社主动服务群众,走进农户商铺,积极宣传反假币、非法集资、银行卡网络支付安全等金融知识,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深做细。2014年,先后在校园、居委会、圩镇等人流量多的地方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万里行”等系列宣传活动20多场。使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金融消费知识,增强了金融安全意识,对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深耕细作农村市场
一直以来,市区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深耕农村市场,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结合农村经济特点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抵押融资难题,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支持“三农”惠民生、保增长、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2014年,在自有资金不足,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市区农信社依然通过申请支农再贷款等方式,不断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
一是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信贷资金投向继续实行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投放政策,解决辖内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之急需。二是以贷款投放引导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支持有效益,有发展的产业,重点支持海洋捕捞、养殖、糖业、禽畜、林业、水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三是有对针对性地支持涉农企业,引导辖内农业经济向“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方面发展,支持洪恩水产、宏远水产等涉农龙头企业,引导辖内农业经济向公司+农户产业结构方向调整。四是按照全市产业规划布局,围绕“一村一品”、“一业一品”等特色产业项目做好资金投放规划;重点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农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和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五是灵活运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着重实行贷款利率差别化管理,对发展前景广、信誉程度高、市场增值潜力大的种养殖大户、涉农类企业贷户实行贷款利率适当下调,为客户带来资金实惠。
(劳贤勋 欧健男)
新闻推荐
...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