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到计生部门办理申请手续。吴礼娜 摄2015年3月,“单独两孩”政策在北海市实施满一年,记者在海城区计生局里看到,一些市民前来递交申请,他们带着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单位证明等证件和材料在等待办理,工作人员在电脑前调出相关资料进行严格的核对审查。记者走访发现,符合政策的市民对是否生育第二个孩子看法各不相同。
城镇申请人数明显大于农村
据计生委统计,截至2015年3月1日,一年内北海市共受理申请再生育夫妇844对,其中公示到期已获得审批发放《二孩生育证》的夫妇共793对。在领证的夫妇当中,女方属于城镇居民的有695人,属于农村居民的有98人,各占88%、12%。
在北海市,“单独两孩”的目标人群主要在城镇,而这部分人群相对更理性,更注重孩子的生活品质以及教育环境,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赞同要“两孩”的市民表示再添个宝宝压力不大幸福不少,经济、生活等压力这些是次要的;而不打算要“两孩”的市民表示工作压力、养育成本、教育成本、生活质量等都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市计生委政策法规科科长梁智华分析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城镇申请人数明显大于农村,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对象年龄大,都过了生育旺盛期,这是大部分。而刚过生育旺盛期或比较年轻一点的对象,他们的生育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没有强烈的多子多福、一定要生男孩等等的想法,还有就是考虑抚养孩子的成本问题。”
添“两孩”压力不大幸福不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认为,两个年轻人一个孩子的家庭人口模式造成的独生子女的养老尴尬、成长中的孤独、将承担的城市生活压力大等社会预期问题让不少人有了:孩子“一个太少、两个刚好”的想法。
记者了解到,办理“单独两孩”申请手续的既有来自“单独”家庭,也有“双独”家庭。市民罗女士一大早就带着需要递交的材料等待办理审核手续,罗女士告诉记者:“我和丈夫是‘双独\’家庭,2010年底女儿出生,今年4岁了,我们在北海上班,婆婆为了减轻我们的负担,在合浦帮带孩子。现在我们的条件也不错,经过讨论后,打算通过审批后,再生一个,给女儿添个伴。”
来自广东的庞先生娶了北海媳妇后就在北海定居,小两口一起做生意。庞先生表示以前就想过要两个孩子,但是苦于没有政策支持,看着老丈人生病全家人轮着照顾都很辛苦,他不禁感慨,以后他的小孩成家后也可能面临着要照顾四个老人的重任。庞先生说:“我儿子2001年出生,现在上高中了,其实我们2008年的时候就想过再生一个,我是独生子,但我老婆有姐妹,我们是‘单独\’家庭。儿子大了,再要一个孩子的压力对我们来说也不大,以后孩子成家后,照顾老人的压力也能彼此分担些。”
80后的小卢在事业单位上班,丈夫是公务员,他们是“单独”家庭,第一个小孩是儿子,今年7岁,小卢怀上二宝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单独两孩”的政策。小卢告诉记者:“2014年3月份,我当时是意外怀孕的,现在女儿出生两个多月了,哥哥很爱妹妹,都不让我们说妹妹不好。在照顾孩子方面,也不觉得累,可能因为有经验了,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我爸爸妈妈也帮忙照顾,要两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压力。在教育方面我们对小孩的要求不是很高,希望他们开心健康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正能量的家庭环境。”(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