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邹筱溪)“现在我们村的收入特别好,茄子的卖相也好了很多,再也不愁销路了。”村民小组长宁加福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竹新村是银海区福成镇畔塘村委的一个移民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甘蔗、大棚蔬菜(豆角、青瓜、青菜)等种植。2014年以前,出村的道路还是泥路一条,坑坑洼洼的路面让人出行十分不便,村里优质的农产品因为道路不畅通,每次运到市区的时候经常因为颠簸和耗时,严重影响了品质和销售,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失。
情况在2014年得到改观。2013年5月,市政府在得知该村的困境后,立即协调水库移民局、农业局、交通局等部门,筹集资金90万元为村子修建硬底化公路。2014年11月,宽4.5米、全长1200多米的竹新大道全面竣工,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村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水泥路修通后,村里的农产品不等我们往外运,就有人直接把车开进村子来收购,既为我们节约了时间和运输成本,收入也跟着增加了。”
除了修建好的新公路,竹新村还得到了市政府送来的“文化大礼包”。市政府积极协调文体局,投入建设经费120多万元,修建了一幢建筑面积近550平方米,设有阅读室、科技室的文化综合楼,以及一个文化广场。目前,各项配套设施已逐步到位,预计在今年5月即可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在全区卫生文明村评比中,竹新村获得了“自治区文明村”的荣誉称号,成为北海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生活的改善,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和感受者。据悉,村民自发筹集资金2000多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旗台,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日子红火了,大家很自觉地出资,不定期地去更换新国旗,用行动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拥护。” 鲜艳的国旗在文化广场上空飘扬鲜艳的国旗在文化广场上空飘扬。邹筱溪邹筱溪 摄
新闻推荐
游客乘坐水路交通上涠洲岛。 吴礼娜 摄...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