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许海鸥 彭庆
9月10日零时许,北海某小学政教处主任黄老师还赶到学生小唐的家里,确认小唐回到家中,与其父亲交谈了近20分钟后才放心回家。而此时,已经为寻失踪学生“爆棚”了5个小时的北海市民微信朋友圈才慢慢恢复平静。
记者探访得知,该事件让我们在感受到满满正能量的同时,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应引起各方的思考。
“熊孩子”失踪惊动全城
9月9日晚7时许,一则小孩“失踪”的消息在北海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炸开了锅。消息称“市某小学的小浩(化名)于下午放学时在校门口走失,麻烦朋友们帮忙寻找,如有消息请联系家长”。
据介绍,当日下午6时许,唐先生来到学校接在该校读二年级的儿子小唐回家,不料午托中心和学校都没儿子的踪影。焦急的唐先生最终报警,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求助信息。信息中,唐先生还配发了小唐的照片、家长联系电话等内容。
最先反应的是朋友圈里同班同学家长群的家长,一些家长马上赶到学校门口,希望能帮上忙。信息经转发,很快有家长作出反馈:有人看到孩子上了9路车。有家长得此情况,立即联系公交公司准备查看监控视频……
记者发现,当晚朋友圈内几乎被这条寻人信息刷屏,众多媒体人士、公益届人士、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市民纷纷转发该消息。不少人在转发时,还专门标注了“信息是真实的,已经电话求证”。
据了解,当晚该校的门外一直站着上百市民,大家都在为孩子的失踪而着急。更热的是当地市民的朋友圈和当地网站,北海365网上的寻孩启事,点击量一度达到28万人次。
四孩晚归只有一家长寻人
据了解,事发后,警方通过天网监控,查到当天下午5时37分,小唐与同校4年级学生小立(化名)一起离开了学校。学校马上派人去小立家找人。小立的家长反映:小立与小唐来过,但后来又与一个邻居的孩子一起出门了……
当晚11时20分左右,唐先生接到电话:儿子在云南路一家网吧找到了,在一起的还有其他3个孩子。
原来,下午4时30分放学后,小唐随着校队走出了学校,但没有去午托中心,而是返回学校找同学玩耍。午托中学的阿姨也没有在意,因为调皮的小唐也曾有不按时回来的记录。之后,小唐就与小立一起到了小立家,与小立邻居——另一所小学5年级学生小山以及某中学初二学生小生一起去网吧玩了。当小唐见到家人,得知他搅动了全城时,吓得哭起来了。
记者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中看到,许多市民和家长都在质疑:为什么4个未成年人深夜未归,只有小唐的家长在寻找。
经记者了解,除了唐家,另几个孩子都没有一个正常家庭环境,有些是父母离异或是留守孩子。“其中两个孩子回家是没有饭吃的。”知情老师说,家长只知道孩子常去网吧,但不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其他情况。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需要反思的岂止是学校
9月11日,记者在采访该校的王校长时,她说:“这件事学校需要反思,清(离)校规定需要更合理和更完善。”据介绍,按教育部门相关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因此,学校需要学生放学后尽快离校。许多家长无法按时接孩子,只能委托午托中心代劳。
为了照顾一些迟离学校的学生,学校特别设立了一个“待接区”。每天下午放学后,会有几名老师值班,延时等候家长来接。
王校长称,今后,学校将通过“家长学堂”加强家长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及安全教育,同时加强与周边午托中心的联系,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能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吧”这条规定,再次被商家“选择性忽略”;作为填补学校与家长空当的“午托中心”,却是个没有人管的行业。他们的失职,该由谁去追责?
新闻推荐
不明码标价、偷梁换柱、混淆概念……起底海鲜店宰客六种“套路”
海鲜大排档前陈列的海鲜柜,被要求按品种明码标价。 今报记者吕海锋 摄北海市旅发委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海产品,制作了海鲜产品图谱。 今报记者李杨 摄今报记者陈诗...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