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讯 (记者/邓盛龙)1月15日,在双向6车道的金海岸大道上,北海市民蒋锋驾驶电动车,前往银海区二小接儿子。路是新路,学校也是新学校。
2015年,北海开工建设15所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7万人。这一年,北海财政收入142.98亿元,增幅再次超两位数,达12.2%。政府的“钱袋子”更鼓了,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却少了,当地群众享受的福利自然多了。去年,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投入民生支出达99.9亿元,同比增长29.9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82%。其中,教育支出为24.95亿元。
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过去5年里北海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北海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393.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255.3亿元,年均增长17.2%,占公共财政支出比达75.7%。
“十二五”期间,北海累计教育投入近90亿元,新建、迁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5所,改扩建323所,结束主城区长达10年未新建中小学的历史。持续的投入,让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明显缓解,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从59%提高至81%,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7%提高至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72%提高至92%。
“钱袋子”织就了“兜底网”。该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19.73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2168万套(户),已建成2.4954万套(户),2.1771万个住房困难家庭喜迁新居;累计11.4万人脱贫,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蒋秋)1月27日上午,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主席会议在广西政协同心会堂召开。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主持会议,副主席沈北海、黄格胜、彭钊、李彬、赖德荣、刘君、刘正东、磨长英、高枫,秘书长...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