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琦 本报实习生 卢思敏
2014年7月19日晚,北海涠洲岛遭受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的正面袭击。
“东安村……”“城仔村……”“西角村……”台风肆虐,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神情凝重、进进出出,相继报着各村的损失。
台风来时,“三支一扶”志愿者袁秋爽到涠洲镇报到还没有一周,此时她正在镇政府办公室值班。来自黑龙江的她,就这样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感受了台风。
往日里动听的涛声与怡人的海风,现只剩狂风恶浪。暴雨不断地往屋里钻,风一吹还能感觉到楼在晃动。台风过后,屋外一片狼藉:吹散的铁皮屋、断枝残叶,还有成片折腰的香蕉树……
看着办公室忙碌的身影,初来乍到的她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帮着统计灾后损失。镇上的街道满是杂物,为快点疏通交通,她便与同事一道拿上铲子、扫帚,去清理路障。
这是大海送给袁秋爽的“见面礼”,让她的“三支一扶”之路一开头就“惊心动魄”,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基层。
在岛上,不仅要“防风”还得防火。涠洲祭祖有放鞭炮的习俗,清明期间火灾易发。
去年清明,袁秋爽与同事开车巡村,来到西角村委边的公路上时,一股不知从哪冒出的浓烟把他们吓坏了。他们赶忙走捷径穿过香蕉地找起火点,无奈无法穿行,只能原路跑回,急冲冲开车奔向出事地点。
原来是村民祭祖燃烧的鞭炮引燃了荒草。火嘶啦嘶啦地烧着旁边的树!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手上什么工具都没有,消防也一直找不到路进来,这可如何是好?一旦火势控制不住,可是要造成大损失!
袁秋爽没有多想,就地取材,拿着树枝拍打边缘的火苗和未烧着的草。第一次面对这种救火场面,她一开始还有些害怕,但管不了这么多,救火要紧!
路着实太小,消防车进不来。所幸火势没有蔓延,过火面积没有很大。同事找来了工具,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把火灭了。
“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作保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袁秋爽说。
新闻推荐
《广西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发后,北海市地税局高度重视,在原有深化国地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工作。该局一是探索“互联网+税务”新模式,通过推广网上办税平台和...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