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二个大字,也恰恰是今日银滩镇白虎头村委、咸田村委村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自2007年至今,当地1500多户村民陆续“洗脚上岸”,搬迁到北背岭回建区,如今成功实现了转产转业,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了颇大提高。
记者采访白虎头村民赖元钦时,他正和妻子陈德珍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2007年,由于银滩中区改造,赖元钦和白虎头村委、咸田村委的71户村民一起,在政府指导下,成立了北海百利达摩托艇有限公司和北海市椰林摩托艇有限公司。为了保证利益均沾,两村的经营户达成合作协议,实行每隔两天轮流经营的方法,每天投入36台摩托艇到银滩公园和海滩公园服务游客。这种经营方法不仅改变了过去两村村民为争夺游客而产生恶性竞争的现状,还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工作强度。
“现在我们是工作两天,休息两天,当天收入当天分红。生活很幸福!”赖元钦满意地告诉记者,去年他经营摩托艇收入约为8万元。此外,按照政策规定,搬到回建区的村民都可得到政府的补助买社保。如今,他的妻子陈德珍早已开始领退休费,每月约1200元。
在回建区,像赖元钦这样,在政府帮助下成功转产转业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利用当地旅游优势,经营海上摩托艇、快艇,出租太阳伞等业务,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谢李强是白虎头村的村民,前几年一直在海滩上出租太阳伞。2013年,原经营太阳伞出租业的村民集中将业务交给银滩景区公司经营管理,景区公司给每户村民1万元/年的租赁费用。除此外,谢李强还和其他村民一起为景区公司招揽业务获取“提成”,淡季月收入1800元,旺季月收入2000元,顺利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银滩镇镇长梁锋告诉记者,银滩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推动白虎头村委、咸田村委群众借助银滩旅游发展的优势就业创业,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两村群众除部分在银滩从事旅游业外,约70%的群众还在回建区内开办了宾馆、幼儿园、餐馆。一部分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去海边赶海挖沙虫,也有不错的收益。该镇还将进一步吸纳周边群众,以北背岭回建区为中心,建设“疍家小镇”,将其建设成为融吃、住、行、玩和购物为一体的、服务银滩大旅游的“后街”,让当地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北海市工业园国税局严格按照《廉政自律准则》和税务系统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层层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为该局营造了崇廉...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