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上,有一位秋瑾式的女英雄———于敏。
于敏,原名李培真(珍),化名张淑芳,福山盐场村人,1913年秋出生在一个士绅家庭。于敏14岁到福山北关小学读书,开始接受现代民主思想。她天资聪颖,成绩优异,提前两年小学毕业。父亲希望她成为一名温顺的女子,而女儿却偏不听父亲的训诫。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于敏带头放小脚、剪辫子、留短发、穿旗袍,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在家人眼里,这可是离经叛道、大逆不道,但是于敏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于敏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自发带领同学们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发表抗日演说,父亲担心女儿的安全,将她软禁在家里。
22岁那年,在父母包办下,于敏被迫嫁给一个富商的儿子。婚后,于敏更受不了婆家封建家规的束缚,半年后,她便离家到八角、土峻头、盐场等小学当教员。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敏献出所有陪嫁的金银首饰,并动员自己的亲属为抗日出钱出力。这一年秋天,于敏参加了福山“民先”组织的教师暑期讨论会和业余救亡歌剧团,学习时事政治,编写排演抗日剧目。婆家老太爷不能容忍孙媳妇“不守妇道”的举动,一面让族长劝说于敏回头,一面威胁,甚至逼她服毒自尽。1939年,于敏与这个封建家庭决裂,开始踏上革命道路。
1940年春,于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冬天,组织派她到中共胶东区委党校学习。来年3月,于敏被派回福山,任县妇救会长。不久,于敏与县各救会秘书杨霭堂结为革命夫妻。
1941年5月,于敏扮成农妇,在贫苦农民间宣讲共产党八路军的团结抗日主张和故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她组织召开贫雇农会议,开展抗租抗税斗争。一天,于敏得到情报,有一个排的伪军要押送粮队送往县城,她迅速向组织报告,并带领十几名村自卫队员,配合区中队埋伏在伪军的必经之路儒林沟村村外。伪军的押粮车队一到,几只土枪、十几枚手榴弹和几十挂在水桶里的鞭炮一齐炸响,吓得40多名伪军丢下粮车,抱头鼠窜,于敏他们一举夺回了近万斤粮食,有力支援了八路军。
1942年10月中旬,中共北海地委成立磁山工作队,于敏任三小队第三组组长,活动于敌占边缘区的黄泥沟、吕家沟等12个村庄。她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强忍乳腺炎的疼痛,带领全组同志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建起了7个抗日堡垒村、12个抗日民兵小队。
1943年1月24日夜晚,于敏从黄泥沟村出发到吕家沟开会,刚一出村,就发现有特务跟踪。她绕道而行,第二天早饭时才到达目的地。会议结束后,于敏留下来向两位同志布置小河子村的对敌斗争任务。下午两点钟左右,忽然村里枪声大作,喊声四起。于敏立即命令分散突围。其他同志在群众的掩护下脱离了险境,于敏不幸落入虎口。
敌人又是威吓,又是劝降,于敏严词怒斥,并给了汉奸头目陈昱一记耳光。1月26日晨,敌人将于敏押到门楼、旺远等敌占区游乡,于敏将计就计,跳到一个土墩上进行抗日演说,揭露汉奸卖国投敌、残害抗日军民的罪行。汉奸头子陈昱气得眼斜鼻子歪,命令一个伪军把于敏拖倒在地,抓着于敏的头发往地上猛撞……当天晚上,狗汉奸再次酷刑于敏,面对凶残的敌人,于敏大义凛然,不论敌人怎么盘问,嘴里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用沾了水的皮鞭狠狠抽打于敏,直打得她棉袄暴裂,皮开肉绽,浑身红肿。于敏英勇刚强,敌人使尽酷刑,女英雄宁死不屈。两个打手恼羞成怒,像疯狗一样疯狂地扑上去,撕下于敏的上衣,抓住她的乳房,用钢锥猛扎,于敏一声惨叫昏死过去。等她醒来,敌人又把于敏强按到墙上,在她的十个手指头上狠狠地钉上铁钉,英雄的鲜血顺着墙壁直往下流,形成一道一道长长的血痕,于敏咬破嘴唇,怒目圆瞪,忍受着魔鬼们惨绝人寰的折磨……
1943年1月29日午夜,敌人对于敏进行了最后一次严刑拷打,最后把于敏押到牟平城吴家村的一处山坡上,将于敏杀害。
党的好女儿,胶东人民的好女儿,于敏同志英勇地牺牲了,牺牲的时候,她年仅30岁。于敏同志永垂不朽!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福山区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铁山港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决定...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