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德强 常仰伟
司荣岩
本报讯 近日,博兴县吕艺镇崔庙村传出好消息,在农行小额农贷的扶持下,该村残疾青年耿同湘的蘑菇大棚5个月收回投资成本7万元。他的事迹得到博兴县政府和县残联的高度重视,分管副县长亲自为他送去了奖金,并作为残疾人创业致富的典范在全县推广。
2010年,农行博兴县支行在博兴县吕艺镇崔庙村办理惠农卡时,得知该村有一残疾人有较好的培植食用菌的技术,因为没有资金而无法实现愿望,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客户经理走访时,在他简陋的家里,看到了各种学习食用菌的书籍和培训结业证书。经过深入了解,该行及时为其办理了惠农卡和贷款手续。拿到5万元小额农户贷款后,耿同湘建一个食用菌养植大棚,充分运用学到的技术,种植的各种蘑菇在市场供不应求,5个月收回投资成本7万元,在当地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彻底改变了他因身体残疾而贫困的面貌。
在耿同湘的养植大棚里,我们看到他正和几个人商讨着一些事情。耿同湘向我们作了介绍,原来这几个人都是周围邻村的,是来跟他学习的,还有两人表示希望能和他合作经营的。耿同湘表示,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出去。
事实上,耿同湘只是农行博兴支行支持农村青年致富的成功案例之一。该行一名客户经理表示,这些年来,为了将服务三农工作真正做好,把农行惠农功效充分发挥,该行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工作,现在已支持了大量的农户从贫穷走上了致富路。为了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小额农贷发放给最需要,也最有希望发挥其功效,并能顺利收回的农户,该行作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先后组织了“区域经济调查”、“三农客户普查”等调研活动,按乡镇、按条线将有发展潜力和发展特色的农户制成档案,并经常性地指派客户经理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及时了解并补充完善农户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需求情况及社会关系情况,对具体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
目前,农行博兴支行已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1亿元,普惠博兴全部乡镇以及 50 %以上的村庄。
新闻推荐
□通讯员 赵璐 舒俊霞 本报博兴讯 博兴的郝女士安装不到一个月的盥洗盆被开水烫裂,找到经销商,却被告知是她使用不当。多次协商不成,郝女士只好于6月21日找...
博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