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杨尺蠖在作祟
8日上午,滨州市林业局森林保护站站长曾现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张王村杨树受灾害为杨尺蠖(俗称“吊死鬼”,又名春尺蠖)虫害。它的幼虫会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除危害杨树、榆树、胡杨外,还大量危害杏、枣、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
据悉,杨尺蠖属鳞翅目目尺蛾科,一年一代,以蛹在树木根颈周围表层土壤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0℃以上)成虫开始羽化出土,成虫性二型,雌成虫无翅爬到树干中下部2米以下处等待交尾产卵,3月上旬前后产卵,3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上中旬进入幼虫暴食期,4月底至5月初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当食料不足时,幼虫吐丝下垂,借风传播。人为活动带走幼虫到异地也是扩散蔓延的重要方式。
□本报记者 希彤 国锋
本报讯 5月3日,本报就博兴县店子镇张王村树木遭受虫灾,大面积杨树的枝叶受害虫叮咬变成“光杆”一事做了报道。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究竟作祟的害虫是什么,种植业主又该怎么应对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滨州市林业局的专家。
新闻追踪·《吃绿叶啃嫩枝 大片杨树成“光杆”》后续
作祟害虫原来是杨尺蠖
>>受灾杨树或可再度返青
曾现春介绍,根据该虫的生理规律,目前杨尺蠖虫灾已随着虫蛹入土。也就是说虫灾再度发展、蔓延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受灾树木也会逐渐返青,但树势会有所衰弱。“种植业主要针对此情况加强树木生长的后期管理,除了适当增加水肥之外,还要做好防护,预防其它虫灾的发生。”
另外,曾现春提醒杨树种植业主,要随时留意和记录林业部门提供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及时做好防治。
>>把握好时机
防治杨尺蠖并不难
据悉,如果把握好时机,利用正确的技术,对杨尺蠖灾害的防治并不难。在春秋、冬季成虫未羽化出土前,种植业主可深翻林地或挖刨杨树干基1米内范围,深达30厘米,消灭虫蛹。可在成虫羽化出土前或羽化初期,设法阻止雌成虫及初孵幼虫上树。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人工捕杀雌成虫。可利用黑光灯诱杀雄成虫。也可借助烟雾机及喷雾消杀幼虫。
■相关链接>>
杨尺蠖:
又名春尺蠖、柳尺蠖、榆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危害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可局部爆发成灾,危害性仅次于美国白蛾。一棵五年生杨树如有100头幼虫,暴食期间,2-3天内可将叶片全部吃光,连叶脉都不留。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利用药剂树冠喷雾。1%的苦参碱可溶剂1000-1500倍;25%的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1500倍液;1.8%的阿维菌素3000-3500倍液;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1000倍液。
生物防治。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采用每毫升含量1.25×1010的聚异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新闻推荐
□通讯员 赵璐 高蓬勃本报博兴讯 近日,经群众举报,博兴县工商局依法查扣了一批假冒的娃哈哈冰红茶系列饮料。博兴的小李买了一瓶娃哈哈冰红茶,感觉口感不对,仔...
博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