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璐 张江苏
本报博兴讯 新疆姑娘小刘收拾了些冬天的棉衣送去干洗,没想到却越洗越“脏”,在博兴县消协的调解下,最终获得600元的赔偿。
小刘来博兴工作多年,6月1日干洗的衣服中包括一件去年11月份刚买的名牌棉衣,当时花了1999元,差不多小刘一个月的工资。她取回衣服发现,军绿色的衣服上有一大片被染成了黑色,而且有刷子刷过的痕迹。她找到干洗店要求给说法,干洗店表示可以按照干洗价格的10倍进行赔偿,干洗一件15元,商家表示能够赔偿150元。小刘认为赔偿金额太少,表示不同意,要求洗染中心赔偿1999元的购衣款,几次交涉,干洗店负责人只同意再帮小刘的衣服重洗一次,另外加上150元的赔偿。小刘不同意,找到博兴县消费者协会请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经消协确认,干洗店老板也承认是他们的过错导致衣服染色。但他们不承认自己是水洗的,而且认为衣服已经穿过了,应该有折旧,少量赔偿可以,但不可能按原价赔偿1999元。消协工作人员认为,干洗店作为专业洗衣机构,衣服是否能够干洗掉色应该比消费者更加了解,在收取衣服时应当对衣物可能造成的后果负责。消协工作人员在对双方进行单独调解后,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干洗店赔偿小刘600元。
博兴县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由干洗衣物引发的纠纷九成以上是因为干洗后衣服染色、褪色、破损,而当事双方对衣服是否损坏的判断标准不同,常给调解带来困难。同时,消协工作人员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真正的干洗一般不会造成衣服掉色,但10元的费用连成本都不够。许多洗衣店都是采用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然后以水洗冒充干洗。消协在此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洗衣店的时候,不要只贪图便宜的价格,要“擦亮”眼睛选择有信誉保障的洗衣店,以免以“干洗”的价格买到“水洗”的服务。
新闻推荐
孙伟琪的父亲为他代收慰问金□本报记者 房艳梅 通讯员 张玲玲 陈秀艳本报讯 7月19日,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带着一万元救助金和慰问品...
博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