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父亲封炳钧的墓碑后,封金珠不能自已 王磊 摄
■封金珠在烈士墓之间寻找自己父亲的墓碑 李成强 摄
■封金珠跪倒在父亲的墓碑前李成强 摄
■封金珠一家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 王磊 摄
■看到父亲的墓碑后,封金珠痛哭失声 李成强 摄
■鲁北晚报社总编盖金岭热情接待封金珠一家 王磊 摄
■滨州大都速8酒店总经理于岩为老人端来热牛奶王磊 摄
□本报记者 朱庆光 路彩云 李昌 /文
从泰州到滨州,800多公里,8个多小时的颠簸,泰州籍烈士封炳钧的女儿封金珠老人终于到达魂牵梦萦的滨州。在她心里,路途仿佛并不遥远,因为再遥远的路也比不上60多年的等待。
■“我快要见到爸爸了!”
经过了八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昨天下午两点,泰州籍烈士封炳钧的女儿封金珠携家人来到滨州。封金珠今年已经是69岁,她通过本报和泰州晚报联动的为烈士寻亲活动中得知父亲被安葬在滨州渤海烈士陵园,就迫不及待地要过来看看。
“我爸爸1919年出生,1942年参加革命,从小到大只见过他几次,所以父亲在我的记忆里是很模糊的。看着别的孩子都有爸爸,我心里真的很难受。”还在去往渤海烈士陵园的路上,封金珠老人就激动地跟记者聊了起来,“我真的没想到还能见到父亲,我今年都六十九岁了,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妈妈哟,我快见到爸爸了,您在天有灵也该很高兴吧!”
■“感谢你们帮我实现夙愿”
从老人的大儿子周国平口中得知,这次除了小弟弟有事外他们三兄妹都陪母亲过来了,“母亲年龄大了,可这个心愿却一直没了却,经常念叨起我们的外公,这次能陪她过来了却这个心愿也是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做的,作为后人我们也应该过来祭扫一下外公。”
“母亲平日里身体不是很好,所以不经常出远门,但这次当她得知外公被葬在滨州渤海烈士陵园后就坚持要过来。从今天早上六点到现在已经坐了八个多小时的车了,母亲的精神一直很好,我们还担心她的身体会受不住,可她一直说不累。”周国平望着母亲心疼地说,“寻找外公一直是母亲的愿望,我们希望母亲可以早日圆了这个梦,真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母亲实现了愿望,真的很感谢你们。”
■老人情绪激动情难自已
从周国平的口中记者得知,老人自从决定要来滨州为父亲扫墓后就一直不停地准备着, 十多天来,她每天都用纸和锡箔叠当地祭祀用的黄金斗,把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倾注到这里面去。
一路上封金珠老人不停地说着“谢谢”,而当得知晚报已经将他们扫墓所需要的花束和花篮准备好后,老人更是感动万分。
■“爸爸,终于找到你了”
修葺一新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烈士陵墓区苍松翠柏环绕,庄重肃穆,封金珠老人听完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王建华主任的情况介绍后,一家人在晚报记者和纪念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烈士墓第二排找到了封炳钧烈士的墓碑,封金珠老人手捧鲜花,跪趴在墓碑前,泣不成声。“爸爸啊,好爸爸,终于找到你了。”60年凝聚的思念在这一刻终于爆发出来。
■感谢鲁北晚报感谢滨州人
整个祭扫过程中,封金珠一家人始终不停地对鲁北晚报玉成此事的领导和编采人员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为这次祭扫的圆满成功,鲁北晚报做了精心的安排,滨州大都速8酒店听说烈士家属要来,专门为烈士家属准备了三套标准客房,并给与细心周到的服务。面对这些,封金珠一家人心怀感激,为此他们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准备今天到晚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新闻推荐
报名电话:13854367376 13792288600黄河八路八路渤海十●天地桥黄河五路起点终点黄河十二路北□本报记者 李昌 &nb...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