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尹艳羡
通 讯 员 崔方锋 王蕾
本报讯 5月5日下午,滨城区彭李派出所民警早早来到辖区滨城区第六小学值守校门,确保学生出入校安全。同时学校要安排相关老师维持学生放学秩序,校园专职保安配备橡胶警棍执勤。
据了解,自4月30日以来,滨州市辖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与当地公安派出机构和所在社区、村镇联系沟通,确定联动办法,争取了最大支持。从现在起,滨州市各学校的安保人员将接受新一轮的教育培训,辖区派出所将为其配备专业安保器械。同时,当地派出所民警在学生上下学时间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接送交接工作。
近日记者在市教育局获悉,为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确保中小学生安全,滨州市采取十项措施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安全。
配备学校保安
开展一次学校门卫人员构成情况普查,对明显不能胜任的要坚决调离门卫岗位,原则上聘请专业保安人员担任学校安全保卫任务,有条件的县区要以县区为单位统一选配。不能统一选配的,也要统一制定选聘标准,由学校自行聘用,报县区教育局备案。
加强校门管理
进一步修订完善门卫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开展门卫人员专业培训。进一步修订完善门卫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准入登记制度,严禁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晚间校园管理,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坚持晚间点名、查铺登记,老师夜间陪同等安全管理制度。
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学校在规定的上学时间,要适当提前打开校门,避免学生在校门口大量聚集。建立学生上下学期间学校行政和值班教师在学校门口迎送学生制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要做好学校与家长的交接手续。
安排校长保安校门口值班
要求学校每天有一名校领导值班,每天安排2至3名保安或行政人员做好校内及周边重点部位(教学楼、宿舍、校门口200米范围内)的值班巡逻工作,遇有异常情况或可疑人员,迅速报告处置。
提高应急防范能力
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防范暴力伤害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对突发暴力伤害的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加强演练,掌握简单的紧急救护方法,防患于未然。
加强应急防暴物资配备
要求学校公开所属辖区派出所报警电话,传达室要有固定报警电话,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学校保卫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与公安部门、学校负责人取得联系,师生、路人能第一时间报警。要求学校为门卫、保安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保卫器材,确保遇有紧急情况,能及时报告、处置。学校校门设施不牢固的要立即予以维修或更换,校围墙偏矮的,要加高加固。学校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止血绷带紧急救护物资,以防不测。
加强安全防护教育
各学校要教育广大教职工提高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积极防范各类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因素。要加强“警校共建”,邀请当地派出所民警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范暴力伤害的专题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师生出入证件管理制度,并保持与学校所在地公安、交警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请交警协助疏导交通,请巡逻车在校门口巡逻,请社区有关人员协助做好学校门前及周边安全工作。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办理学生接送卡等形式,提醒学生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家长,接送学生一定要按时。
学校要举一反三
全面抓好学校食堂卫生、传染病防控、防火、防盗、防震、校舍设施等安全工作。
严格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旦发生校园突发事件,学校在做好应急处置的同时,要立即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现的瞒报、迟报、漏报等事件,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卫建通 讯 员 林建 双全 东蕾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交警部门获悉,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滨州市开展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活动,年内将...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