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雪镇实验学校的小学生们正在新教室里上课
“这学期我们搬进楼房上课,教室里有风扇了,课桌椅都是新的,学校变样了,现在来上学的感觉真好!”9月21日上午,滨城区杨柳雪镇实验学校二年级2班学生邓如欣高兴地坐在新教室里准备上课。在杨柳雪镇实验学校刚刚竣工投入使用的新校园内,一座崭新的5层综合楼整洁、挺拔,宽敞明亮的教室,齐全的教学设备,一改往日矮旧平房的模样。
□本报记者 崔 畅 通讯员 谢玉清 齐登山 王蕾
A.老旧平房变身崭新教学楼
一年前,邓如欣刚升入小学时,校园里还是一片老旧低矮的平房。“之前学校用的还是80年代建的平房,那时候建设标准低,用到现在是勉强维持。到了雨季,老平房的屋顶容易漏雨,门窗破旧,地面受损,下完雨要蹚着水走路,冬天没有暖气,学生都穿着很厚的棉袄大衣上课。”杨柳雪镇实验学校副校长王相雷说,这些年,维修房屋成了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必做的事。
去年4月份,按照省、市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杨柳雪镇实验学校开始动工新建。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目前已投入使用,300米跑道标准操场和12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正在建设当中,校园地面也将进行整体硬化和美化,先后已投资1000余万元。
“校园漂亮了,教室比原来大多了。”“新教室里有地暖,冬天上课不冷了!”课间时间,在新校园里活动的学生们对学校的变化显得特别开心。
B.财政支撑让穷乡镇办起大教育
杨柳雪镇教委主任马长民告诉记者,2009年之前,镇上有大小11处中小学、2处幼儿园,校舍几乎都是平房,设施简陋,大部分老师仍在沿用“一支粉笔,一个讲台,一块黑板”的授课方式。在校安工程的推动下,3年时间已投资3000万元新建校舍,这对于财政收入较薄弱的杨柳雪镇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据市教育局局长高中兴介绍,在滨州市校安工程实施中,财政主渠道的作用十分明显。去年,滨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每平方米增加20元,专项用于中小学建设。当年,市财政教育支出占到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9.4%。
与此同时,滨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校舍建设规费减免政策,现已累计减免各项费用2.8亿元,最大限度降低了校舍建设成本。目前,全市校安工程总投入中,乡镇投入资金1.4亿元,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2.4亿元,有效缓解了校安工程的资金难题,实现“穷乡镇办大教育”。
C.标准化建设打造优质教育环境
马长民介绍说,按照校舍安全工程的五年规划,杨柳雪镇调整学校布局,撤并小规模学校,规划了“建设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2所小学”的“两个二工程”。目前,包括杨柳雪镇实验学校在内,已完成了3所学校的新建、扩建。新校舍不仅宽敞明亮,还设有实验室、图书室、学生餐厅等设施,解决了师生吃饭、午休、取暖的问题,并实现班班配备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
与杨柳雪镇相似,滨城区秦皇台乡也在综合乡镇建设、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后,按照“一乡一校”规划,新建秦皇台中心学校。“学校先后新建了教学楼、公寓楼及学生餐厅,目前一共有40多个教学班,全乡1883名学生在读。”校长马占友告诉记者。
在调整学校布局、新建合并校舍过程中,两个乡镇通过寄宿制度、平安校车、保留教学点等多项措施,保障了学生安全方便入学。
新闻推荐
□通讯员 满玉清本报滨州讯 为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倡导中小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生活,促进滨州市中小学生象棋运动的开展,持续掀起全民健身活动高潮,由滨州市教...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