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学胜
作为“咱滨州人自己的晚报”,《鲁北晚报》自创刊后,就成为退休后的我自费订阅读物之首选,5年来,每年必订,每期必阅。
五年报纸读完,总的感觉,这是一份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栏目精当、编排细致、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让人悦目赏心的报纸,因而成为我老有所闻、老有所学的良师益友,也成为我老有所为、老有所益的一处园地,获得了良多精神滋养。
密切关注本地民生,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是《鲁北晚报》的鲜明特色。
观察可见,不仅报社记者常年活跃在民间,报社领导还经常组织采编人员下乡村挖掘素材,进行系列深度报道,又重视了培养、发展基层通讯员队伍,做到了在晚报上及时展现咱滨州地面上发生的重大事、紧急事、感人事、喜庆事、忧烦事、蹊跷事、不平事、造孽事等。像我这样的退休者即使足不出户,通过晚报也能跟上地方发展变化的形势,和广大民众情相通,意相投,喜怒哀乐共之,对自己心灵当然是有益的洗礼。
办好副刊,对晚报的成功尤为重要。《人文滨州》办得好,让人特别喜爱,其中许多文章我剪下珍存。“人文”版块刊登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民间习俗、民间传说、个人回忆等,彰显咱滨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实令我辈生爱乡爱土之观念者也”;“文苑”版块刊载的精短散文,多描绘咱滨州风土人情之作,读来甚感亲切,又不乏读后难忘的妙文,如其中一篇单是《花都开好了》这题目,就让我牢记在心;“市井”版块家长里短的小文,幽默风趣,又常配以漫画,读之常不禁捧腹……以上版块,作者大都是滨州人,这为培养地方创作人才,也是颇有功德的。受到鼓励,5年来我为《人文滨州》写过上百篇稿件,锻炼了智力,也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在此,谨向《鲁北晚报》表示敬意和谢忱!
创刊5年的《鲁北晚报》,正值年轻时候,既已经深深植根于滨州大地,就必定更加茁壮成长。
期盼她结出愈加丰硕的果实,使自己获取更丰富的精神滋养。
新闻推荐
□郑玉平在《鲁北晚报》创刊五周年之际,我和众多的读者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环境和生活品味的不断需求,对《鲁北晚报》的了解也...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