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牟茹茹 赵伟
每天凌晨,当我们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他们便已经开始埋头工作了。整个城市都在沉睡,天灰蒙蒙一片,桔红色的工作服闪闪发亮。一个个勤劳的身影在路灯的映射下,显得更加美丽。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一个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群体。
>>夜间垃圾收集 一夜干净如洗
12日凌晨5点,整个城市都还在沉睡,每条街道都是那么安静。记者在市区黄河七路渤海六路看到,一辆移动垃圾收集车停在路边,几名身穿桔红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正在清理垃圾桶外的垃圾。
保洁队员游新波告诉记者,“我们凌晨4点就到这边了,清理垃圾桶外的垃圾,等待移动垃圾收集车前来收集垃圾。”记者在现场看到,移动垃圾收集车来到垃圾收集点,两名清运工将装满垃圾的桶与保洁车推至收集车跟前,驾驶员按动压缩车收集启动开关,放下填料斗收集垃圾;垃圾桶全部收集完毕,游新波和其他保洁队员开始对垃圾桶外的垃圾进行清扫、清洗垃圾桶和路面、擦洗、摆放垃圾桶。7点30分,干净整洁的垃圾桶被重新摆放整齐。
据了解,渤海六路沿街烧烤摊点较多,部分摊点不仅未能将餐饮垃圾及时收走,还将垃圾倒在路边,泔水流到路面,清理难度很大。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在渤海六路(黄河六路至黄河八路)设置了垃圾桶,并调整了收集时间,每天5点至6点,组织垃圾收集车及时收集垃圾桶内垃圾。“为确保夜间收集无缝细化,另一组保洁队员负责凌晨3点以前的垃圾桶桶外垃圾收集。”游新波告诉记者,“自从启动渤海六路夜间收集后,工作轻快了很多,原来清扫一遍要两个小时,现在只需40分钟。”
>>“落叶打包”省时又省力
市区多处道路都栽种着成排的法桐、国槐等景观树,此时也正是这种树木落叶最多的季节。看着落了一地的树叶,环卫工人曹师傅告诉记者:“以前看着这些叶子就犯愁,从头扫到尾的功夫就又落满了。”几年前扫落叶还是拿着大扫帚一下又一下地扫,工作量可想而知,“干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动也不想动。”
“现在好了,自从去年开始我们用上了一整套打扫落叶的设备,同样的时间内,一台机器能顶五六个人的工作量,”背着那台“背负式扫路机”曹师傅显得异常轻松。据滨环城市保洁公司一大队的刘队长介绍,现在打扫落叶有一套完善的机械系统。首先,用背负式扫路机将落叶由人行道等较难打扫的路面吹至马路边缘。然后,用落叶打包机采用吸附的原理将其收集到机器中统一处理。最后,路面经电动扫路机清扫,再细微的碎屑也不会被放过。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的速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美容师”们的工作难度。机械化操作使路面更加洁净之时也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可谓省力又省时。“落叶归根”推动着万物的生长复苏,诠释了生命的自然循环之美,也成就了环卫工人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称号。
>>在劳动中不断探索、创造
从原先需要拿着大扫帚清洁路面到现在的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环卫工人这个团队在劳动过程中一步步探索着“门道”。环卫处副主任刘鹏告诉记者,环卫处里几乎所有的设备都经过摸索与改造。落叶打包机的排气孔大小,出风量多少以及所带来的噪音大小都必须经反反复复实际操作实验。为清洗人行道,自动洒水机更是经过排水孔压力测试,增加了排水孔。
为使一项设备变得更加好用,他们从一线摸索经验,大家共同讨论改进方法,有时一个小小的螺丝就需要反反复复试验十几遍。“为了改进电动扫路机,让他适用于我们滨州风沙大、尘土多的特点,我们加班到凌晨5点。”刘鹏副主任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环卫工作的整体效率,用机械代替人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环卫工作人员专门准备了两套服装,一套用于工作的黄色工作服,一套用于车间实验的蓝色工作服。就在这从一线到车间的过程中,环卫工作的设备更加快捷、省力。“看着环卫工脸上的笑容,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刘鹏说,自主研发让每一个环卫工都成为一个实践中创造的个体,整个团队也成了一个创造的集体,在创造的过程中他们收获了美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纪方方通 讯 员 曾强 齐崇星 本报讯 “‘参军报国志在军营,踊跃报名光荣选择’。滨城区人武部提醒你,征兵工作己经开始,详情可...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