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畅
通 讯 员 苏会霞
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生命线”,对人们的生活、出行有着重要影响。2011年,“公交便民”工程被列入滨州市十大民心工程。一年中,公交车辆更新换代,公交线路不断拓展,公交基础设施大大完善,百辆新能源公交车已成为城区的一道绿色风景线,城市交通环境得到大幅度提高。
今年,“公交便民”工程再次被列为滨州市集中办好的16件民生实事之一。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公交便民畅通工程,继续更新车辆,科学布局线路,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0条。”
按照要求,在去年新增100台新能源公交车的基础上,滨州市又投资3000余万元,新购置100台新能源公交车。同时,对城区的公交车进行了加密、更新。把污染严重、能耗大、冒黑烟的车辆全部更新,彻底解决了城区内的公交面貌,解决了公交车尾气严重的现象。并调整延伸线路12条,提高了全市公交覆盖率,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条件。
>>“现在出门坐车越来越方便了”
调整延伸13条线路,网络更完善
家住泰山名郡的刘女士在西区渤海十六路附近上班,平时骑电动车上下班,遇上刮风下雨天,总是很打怵。“我家的位置比较偏,公交车路线少,一直盼望有趟车能通西区。”就在近日,刘女士得知自11月16日起,11路公交线路的终点站将由泰山名郡向西北方面延伸八个站点到北镇中学。“这下可太好了,以后坐公交车上下班,既方便又舒适,天气越来越冷了,真及时啊!”刘女士非常高兴地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近一两年中,他们的交通工具从骑自行车、电动车改为乘公交车出行。“公交车线路多了,坐车感觉比自己骑车子更舒适,出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获悉,今年滨州市进一步调整延伸现有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线路覆盖率。截至目前,已调整延伸公交线路13条:6路(公交枢纽中心—三河湖)终点站由李举家延伸至三河湖;9路(公交枢纽中心—高湾)终点站由林坊延伸至高湾;7路(一中—滨职附院)终点站由北海花园延伸至滨职附院;28路(南换乘站—彭集)终点站由西籍家路口延伸至彭集;18路(公交公司—丁口)终点站由虹桥大酒店延伸至丁口;24路(公交枢纽中心—杜受田故居)走向由渤海九路黄河四路调整至渤海十路黄河五路;105路(汽车总站—安康小区)由滨城区二小延伸至安康小区;101路(公交枢纽中心—汽车总站);102路(东瑞化工—汽车总站)两线路的终点站由公交发车区调整至长途发车区;103路(市立医院—汽车总站)走向由黄河二路渤海五路调整至黄河二路渤海三路;25路(公交枢纽中心—兰家)终点站由南张集延伸至兰家;16路(公交枢纽中心—南海商贸城)由一矿延长至南海商贸城;11路(东城大队—泰山名郡)终点站由泰山名郡向西北方向延伸至北镇中学。
>>“1块钱坐空调车,咱这儿的公交真不错”
公交车辆全面升级,乘坐更舒适
“现在的公交车都大变样了,外观漂亮,里面这么宽敞,前几个月天特别热的时候,车里还有空调,冬暖夏凉,票价才一块钱,咱们滨州的公交车真是不错!”乘坐102路公交车的李先生很有感触地说。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自2011年起,滨州市所有新能源车辆均配备了空调,运营成本也随之提高。但为了结合滨州的实际情况,也鼓励更多市民选择公交车为代步工具,空调车的票价仍保持1元钱不变。
新能源车除了配备空调,还配备了缓速装置、GPS定位、安全监控、语音自动报站等系统,安全性能更好。黄河二路和渤海七路上安装了60组公交智能电子站牌和样式新颖的候车亭,目前,还将陆续在黄河五路和渤海十八路安装展示滨州城市形象的文化特色站牌。
为了倡导“绿色公交,低碳出行”的出行方式,今年市公交公司相继举办了高校新生“爱心助学,公交赠卡”、“无车日”充值赠卡等活动,共计赠送公交IC卡40000余张,价值20万元。
此外,自去年10月1日起,刷卡乘车更加优惠,普通卡票价由9折调整为7折,学生卡由8折调整为5折。同时继续实行老年人、1.2米以下的儿童、军残、现役军人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的优惠措施。
>>“从俺家门口就能坐车去市区”
18条城乡结合路线,进城下乡更便利
11月13日上午,家住经济开发区里则办事处的张秀娥在市中心的医院做完检查,乘坐28路公交车回家。“俺身体有点老毛病,以前从村里坐车来一趟医院路上就1个多小时,现在坐公交车才半个多小时,真是方便了很多。”张秀娥告诉记者,几年前,她到市中心来看病,出一趟门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而现在,公交车就在家门口坐,有空时她还常带着小孙女坐车来市区玩。
“以前来趟市里太麻烦了,都是过路车,还不一定准时,现在10分钟一趟车直接就到市中心了!”几名家在农村的乘客都有同样的感受。城乡结合公交线路的开通,一改往日农村居民进城难的问题,也使得农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目前,滨州市的32条公交线路中,有18条属于城乡结合线路。为了实现真正的便民,城乡线路还将不断完善、延伸。据了解,今年“公交便民” 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快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公交跨区域发展。
据了解,目前滨州市公共交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总站为中心,贯通市区连接各乡镇办驻地,辐射90%以上村庄,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公交车已成为百姓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
新闻推荐
汽车不减速 斑马线好“难过” □机动车驶近斑马线不减速反加油门 □行人过马路常被逼停,盼增设减速带
11月16日,记者在市区渤海七路、黄河五路附近发现,有些机动车在经过小路口的斑马线时,不仅不减速反而加速抢行,行人走斑马线都是左看右看后快速通过。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能在...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